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浮气躁
刘襄躺在皮子上,看着夜幕中的点点繁星,现在是后半夜了,他睡不着。



原以为得到传国玉玺,自己能够平心静气,不过就是个精美的白玉印玺,加持正统性的道具而已,现代人的思想,有几个人会真的相信皇权天授



反正他是不信的。



可真的拿到之后,心绪却始终无法平复。



他是不信天命,可禁不住周围所有人都信了,赵云、典韦、史阿、赵景,五百宿卫,甚至刚收到手下没几天的潘璋,所有人的眼睛里,都是一副看待天命之子的目光。



狂热而崇拜。



这样的目光让他浮想联翩。



“我要是拿着传国玺给别人看,他们会不会纳头便拜呢就算谨慎一点,只给属下看,会不会让他们更加忠心呢”类似的想法,止也止不住。



不信奉神灵的现代人,尚且被影响,怪不得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就野心勃发,也怨不得袁术敢于称帝。



自从刘邦把始皇玉玺定为传国玺,两汉四百年天下,传国玉玺已经具有神性了。



影响人心的神性。



诱惑得他睡不着觉。



岂止他一人睡不着,南宫废墟之中的所有人本就没携带帐篷、辎车等等重物,为的就是不影响行军,方便赶路,或者意外之时迅速脱身。



刘襄回首看了一眼曾经上过一次朝会的承德殿,那里已经成了荒台高丘,止住心中感慨,带着黑眼圈,离开洛阳,回返邺县。



纵马荒原,北渡黄河,再继续策马驰聘。



一路急赶,于四月底,回到了自己的宫殿,没有洛阳的那么大,但它是完好无损,窗明几净的。



刚回来,还没来得及歇口气,蔡邕就找过来了。



这老头自从进了书城,就没出来过,真是稀客。



老丈人来了,自然是不能怠慢的,也不必去前面的勤政殿,直接请到了书房。



“蔡公舍得从书城里面出来了不容易啊,我可算是能见着外舅了。”刘襄微笑着调侃。



蔡邕并不是古板老头,闻言哈哈大笑:“哈哈哈,贤婿啊,书城事情忙碌,老夫脱不开身呀,这许多书籍,还有不少的孤本,离不开我啊。”



看样子活得挺滋润,精气神不错,比在洛阳那会年轻了好几岁。



“外舅要注意身体,不可过于劳累,书院不是有很多学子加入了秘书得到准信,当即就告辞而去,书城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那么多的书籍,需要整理、抄录、校对,要不是边让面子大,他才懒得理会别的事情。



这老头是一心徜徉书海了,也好,总比拉帮结派干扰政务强。



书城已经成了他治下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祭酒袁滂,都督卢植,监令蔡邕,以及郑玄、刘洪等等五经博士,都是不关心政务,也没有其他权利,只在书城里面修书、授徒。



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大儒、名士,他们不投靠刘襄,不要官爵、俸禄,只在书城里面帮忙。



比如打着辩经的名义,来了就不走的孔融。



以修书的名义,进入书城的大儒宋忠。



郑玄的弟子崔琰、毛玠。



蔡邕的弟子阮瑀。



避乱冀州,被蔡邕邀请,进入书城的王璨。



等等等等。



虽然没投效自己,但能不为别人所用,就算养他们一辈子,那也是划算的,况且人家还自掏腰包,不需要他花钱。



其实,这里面有好几个人才,刘襄在打着他们的主意。



从长计议吧,过于心急容易把人吓跑。



但不包括祢衡。



这位是



自己的心乱了,难以自制,如此心浮气躁,怕是会惹出祸患。



或许,应该找个长者,开解一下得到传国玉玺的躁动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