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九十章 霸道不可称王
刘襄的话让荀彧沉默了很久。



实话实说,想要结束乱世,眼前之人便是不二之选,而主公也确有明君之姿。



不好奢靡,励精图治,体恤百姓,爱兵如子,军略无双,威临天下。



结束乱世,结束乱世!荀彧心神激荡,这是他毕生所求。



可是,总不能不分良莠,只是因为他们是世家大族子弟,便要随便找个借口,屠之戮之。



这不对!



道理不是这样的!



“他们可以去种田,可以去经商,只要主公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可以的,士农工商,总会有个出路,平定乱世,不能一杀了之啊,没有这个道理。”



荀彧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的话音之中,充满了哀求的味道。



刘襄势力已成,治下两千万人口,十几万大军,几百万民团,寒门子弟多有归附,新的勋贵已经崛起,大汉旧日的世家大族,早已是昨日黄花,根本无力抵抗他的意志。



荀彧想要维持世家的体面,难上加难,否则他不会做出串联中原士子的行为。



这是极其犯忌讳的事情,是拿性命在拼,生死只在主君一念之间,因为这是权臣之官制的问题。”



他确实忌惮颍川荀氏的能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一开始就知道,并不是这次的联名劝进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没有被逼宫之类的负面情绪。



之前一直在用冀州集团和外戚制衡,也没有觉得事态脱离掌控而引起的愤怒。



像荀彧这么优秀的工具人,他可舍不得放在一边不用,更不会杀掉,如此大才,太可惜了。



他早就想把官制改成三省六部制,琢磨了好几年了,正好趁着登基,用府中官吏充实中枢的机会,一举改制。



其实,他还想把品级制也一并定立出来,汉朝的官职没有明确的级别,只是以俸禄划分,还有一大堆的潜规则,挺乱的。



因为没怎么混过官场,很多事都闹不清楚,与其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如自己重新建立规矩。



他有任性的资格。



荀彧今天本是抱着获罪之心而来,可看着刘襄的背影,自然而然的就跟了上去,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习惯了追随着这个身影了呢?



这个问题还真是没有仔细的想过,仿佛潜移默化一般,成了既定的事实。



偏部主官为尚书,其下设侍郎,郎中、主事,令史。



至于各级官吏的品级划分,我还没想好,文若可有建议?”



荀彧眨了眨眼,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也不及细细思索三省六部的职责划分,赶紧开口推荐人才“吾举荐一位大才,其对官制品级颇有想法,且擅长律法,定能襄助主公。”



“文若这么推崇此人吗?到底是谁,快快说来!”刘襄非常感兴趣,荀文若就是个人才宝库啊。



“其名陈群,表字长文,颍川许县人士,才华横溢,品性端方。无错更新”



陈群啊,刘襄当然知道,颍川陈氏子弟,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魏律》的主要编撰人,在曹魏集团做到尚书令、司空,是个治世之才。



他还是荀彧的学生和女婿。



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娶没娶荀彧的女儿。



“陈长文现在何处?即刻派谒者去征辟他。”刘襄对于官吏的品级划分有点头疼,九品中正制的创始人确实能带来不少的帮助。



当然了,他肯定不会完全采用这个制度。



其实,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初期之时是曹魏集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showpop('/?id=12528&cid=14349348&ajax_request=1');" class="btn-addbs&quo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