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源代码》的成本的问题,也是被很多人称赞的点。
比如某位网络影评人就这样写道:“在电影商业化气氛愈来愈馥郁的今天,也催生出不少烧脑型作品,往往这些都是一鸣惊人的黑马。习惯了依赖电影本身把握思考方向的观众,偶尔遇到一部基本把思考任务全权交给自己的电影,自然会眼前一亮。为此,《源代码》的成功,其实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况且,李易导演本就是一位擅长主导观众思维,拿小钱办大事的导演。早前的低成本电影《月球》,就是绝佳的佐证。
科幻电影可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源代码》显然是属于单靠科学理论建立世界观整体格局的软科幻。一般情况而言,投资低端的科幻电影作品无一例外地会选择走软科幻的路线,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压缩成本。而且,某些时候还因为没有“故弄玄虚”的元素设置,能极大地增强电影的真实性与艺术感染力!
《源代码》只是移植了人们熟知的“外祖母悖论”所衍生出的“平行宇宙”的科学理论假说,通过营造一个平行的空间,循环往复地利用只能存在八分钟的时空,展现了一段探讨人性与道德的影像。
《源代码》也具有相当大程度上的商业化气息,它也依旧耐不住寂寞而不会独树一帜。其中穿插着大量动作、爆破、爱情戏码,很多桥段为影片科幻理论的服务性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源代码》正是一部通吃型的电影,它的成功是必然的。
物理学中的“平行宇宙”理论,假说极多,但却毫无能力证实。
拿这样一个家喻户晓而又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命题,是相当讨巧的思路。至少,不会让观众对理论性元素的理解上产生较大的偏差,也能引发观众各种极赋建设性的探讨。当然,平行宇宙的论断,影史上也是属于用滥的类型,但是如何用的恰到好处,却非常考验导演和编剧的功力。
既然并没有在科学上得到强有力的论证,那么在不改变根基的情况下,不论将理论怎样去诠释都是妥当的。
《源代码》最大的亮点,倒不是用理论架构出的天马行空的代码虚拟世界,而是后半段对人性、对道德的深入思考。比如,用行将就木的军人作科学实验道德与否,人类究竟能不能改变过去,是悲观地怀念过去还是应该永不妥协地把握现在等等。
这些简易的,但均能引发观众思考的问题,都在此得到了一个质的升华。而以上发掘出的这些命题,都已经不在科幻的范畴之内了,而是又返璞归真地回到了真实生活当中,科幻仅仅只是包装罢了。这同《月球》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用地球人熟知的科幻理论作引题,揭示的就是现实社会上种种能引发人们讨论欲的现象。但是,《月球》的悬疑性更为浓烈,而且同现实的接轨点“克隆”,其道德与否的意义,确确实实是一个热切讨论却始终得不到解决的话题。
但是我个人而言更喜欢《月球》,在我看来跟《月球》相比较,从某些角度而言,《源代码》还有许多应该“自惭形秽”的地方。
结尾所揭示的令人豁然开朗的结局:男主角成功地来到了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生存了下来。事实上,根据宇宙中的质量守恒定理,那个被他所取代的历史老师也应该活了下来。但是他去哪里了,平白无故就这么消失了?悲剧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当然,对于软科幻,硬科幻的定义问题,也有人认为软科幻的定义比较模糊,其实《源代码》也不算太软!
同时《源代码》也必然被很多人研究,为何这部电影如此成功。
因为正式上映之后,这部电影的票房就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而且讨论的热度也是居高不下,你要问现在最火热的话题是什么,无疑是《源代码》!
李易当初在科幻电影节座谈会上的那一席话也被放出来,他做到了,利用循环,单一的空间,来讲述故事。
省钱又省力,却花了小钱办了大事儿!
而有意思的是,关于电影的结尾,同样的讨论的人不少。
“软科幻硬科幻,其实我一点都不关心,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不是想出一套没有硬伤的“科幻”元素,而是讲一个好故事。”
“每当我想起,在另一个时间与空间里,我与你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时,我便释然此时此刻你与我的狭路相逢。”
“看到男主成为一串文字出现在电脑屏幕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