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之下,李翔停下脚步,走到那处反光的地方,拨开泥土,将一片类似轴瓦的金属物品捡了起来。一开始见到这块金属的模样,李翔还以为是建筑队丢弃的报废机器零件。捡起来之后,他就意识到不对,这个零件的重量实在太轻了,和相同体积的铝合金重量差不多,但硬度比铝合金要强很多,还有一定的弹性。
为了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李翔随手丢了个鉴定术上去,得到的结果却是让他大吃一惊,这块金属片竟然是一种蜂窝结构的钛合金,而且制作的年代是三万年之前。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多少年,顶多四千多年罢了。三万年前,那时候的人类也就刚刚学会钻木取火和结绳记事,根本不可能具备钛合金的加工能力。那这块钛合金片是哪里来的,自然形成的,外星人遗留的,还是天外落下来的陨石?
为了弄清这块金属片的来历,李翔找到了附近这个建筑工地的负责人,询问他施工过程中工人有没有发现一些建筑遗迹或是金属机械之类的东西。
那名带着安全帽的工程师摇摇头,说道:“没看到,这片黑土地除了土质特殊一些,挖掘起来特别的坚硬,也没发现其它的东西。我说李总,你不会怀疑这里有古墓吧,这么偏远的地方,谁会把墓地选在这里,你多半是想多了。”
“不是古墓,有可能是远古遗迹什么的,算了,既然你们没有任何的发现,就继续施工吧。”
说罢,李翔离开工地,返回了员工宿舍,吃过早饭之后,继续投入到了火箭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当中。至于那枚奇怪的金属残片,被他随手丢在了桌子上。或许等火箭发射完,有时间了,还会想起它,拿出来,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当天下午,李翔正在带队调试一组刚刚安装到位的光学追踪雷达,沈宏却是找了过来,说道:“老四,航天基地外面来了不少的记者和自媒体人,说要追踪报道咱们万维航天的第二次火箭发射,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放进来吧,这些记者可是来给咱们万维航天扬名的,不能怠慢了。记得提醒他们一下,建筑工地那边不要去,以免发生危险。”
“那些记者还要求咱们帮助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为此他们愿意支付一笔额外费用。航天城这里毕竟太偏僻了,距离最近的牧民聚居点至少百公里以上,这些人不想来回奔波,就只能住在咱们航天基地。这些记者要安排在哪里,员工宿舍还是临时板房那边?”
临时板房是前期建筑工人和万维航天的工作人员,一开始入驻魔鬼坡区域,进行施工的时候搭建起来,用于解决住宿问题的。后来两栋员工宿舍楼建成,大部分人都搬进了员工宿舍楼居住,那些临时板房,就改做了临时仓库,用于储存一些暂时用不上的生活物资。
“安排到员工宿舍楼吧,剩余的房间应该够用,毕竟远来是客,咱们也不能太苛待了他们。至于收费什么的就算了,条件简陋,也不好意思收他们的钱。等以后招待宾馆建成开业,他们再来采访,就要交费了。”
简单交代过后,李翔又回去埋头工作了。沈宏则是开车跑回航天城入口那里,将那些记者和自媒体人接进来,给他们安排了住宿和吃饭的地方,并一再叮嘱他们那些区域可以自由活动,自由采访,那些区域不能去,会有危险。刚刚处理完记者的事情,又有其它事务找上来,等着他去处理。毕竟沈宏才是万维航天的一把手,也是航天城的负责人,现在航天城初建,很多机构还没建立起来,许多事情找不到相应的部门处理,只好找上沈宏这个负责人。
又是一天的忙碌过后,火箭发射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发射进入了12小时倒计时。快递一号运载火箭已经矗立在了发射塔一侧,如果明天的天气不出现突然的变化,将在明天上午九点准时点火发射。
这次发射快递一号搭载了11颗卫星,载荷是上次发射的几倍。而且魔鬼坡区域的纬度在北纬30度左右,相比北纬5度附近的文昌航天城,运送卫星进入相同的轨道,火箭的航程要更长,消耗的能量要更多。这无疑给快递一号的能量储备和工作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李翔对快递一号有信心,这点考验,对它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运送卫星进入太空不成问题,一箭多星也很简单,唯一可能出现变数的,还是在火箭回收部分。这次的火箭回收是在陆地上进行,而且落点就在距离发射塔不太远的地方,这对火箭的能量储备,落点的精准控制,以及测控系统的及时准确性,都是一场严苛的检验,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都可能造成火箭回收的失败。尤其万维航天城这里的所有设备都是第一次投入使用,而操作它们的又都是一批刚刚走出大学,毫无工作经验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