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庲降都督.王平和扬州刺史.陆抗暗通款曲之时,益州的钟会已经早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全部报告给了许都魏王等人,以及荆州的曹植和交州的曹仁了。
而且许都命令在扬州的夏侯尚和贾充外送内劲,紧盯扬州四大家族的举动,若有特殊情况,二人可便宜行事,不必禀报。
当然此时的贾充,也已经不再是数年前的那个小小的章安令了。在经过四年的韬光养晦之后,他虽然没有重新官复原职.扬州別驾,可也成为了会稽郡太守,也重新变了四品大员的封疆大吏。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过三年的研制和试验之后,临淄侯.曹植和尚方令.韩暨[jì]终于成功改良了现在军队里的制式兵刃-环首刀。而且不仅仅只是改良了一种武器,而是两种。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世的环首刀,乃是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因为它的种种缺陷,因此韩暨要改良它,可最终却卡在了锻打和淬火之上。后来,曹植无意间来到冶炼坊内,韩暨将这些告知于他,曹植并答应与他一同研制。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曹植发现,淬火时用的的温度不同,钢刃的材质硬度也不同。想到这里,曹植开始往水里加盐,结果发现钢质果然柔然了许多。可是盐本就金贵,若只是少量使用还好,可是大批量的兵刃锻造,最终必将会得不偿失。止到有一天,曹植外出闲逛时,发现马厩内的某一处青草全死了,而周围青草却长得好好的,于是豁然开朗。
随即,他命人收集马尿掺到水里用来淬火,在经过多次的试验之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比例。冶炼出来的兵刃,刚柔并济,可破甲至三十扎。要知道当世的环首刀,在一个大力士的手中不过也才破甲二十扎,普通人的话也只有十几扎罢了。杀伤力暴增了了,怎能不让人欣喜雀跃的。
而尚方令.韩暨在得知了这一淬火方法之后,又精进了一些。他将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上,最后在淬火,终于功成。困扰了两人许久的瓶颈,也终于被突破了。
再往后,就很顺利成章了。二人在现在士兵们常用的制式武器上,对武器的外形又做了调整。
第一种,就是在环首刀的基础上改良的,名曰“苗.刀”。因其这种刀稍微带了一丁点弧度,刀身修长如禾苗,因此如此命名。这种刀有长短两种,一种全长五尺,刀柄长一尺二寸,刀身长三尺八寸,适合步卒们双手使用。还有一种,稍微短一些,全长三尺七寸,刀柄长九寸,刀身长二尺八寸,适合骑兵单手使用。
并且在韩暨很人性化的,给刀装上了木柄和木质刀鞘。现在环首刀,大部分只是手握的位置不开锋,然后用麻绳简单包裹一下罢了,刀鞘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没有。而韩暨给他装上了木柄之后,让将士们握着更舒服,用起来杀伤力也更大一些。而刀鞘则让刀身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平日里也更好打理了。
第二种,就是在现在已经不经常的,大汉斩马剑的基础上改良的,名曰“陌刀”。这种刀,为双面开刃的长柄大刀,通长七尺,刀长三尺,柄长四尺。这种兵器是步卒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用的。当然,也适合向曹彰这种骁勇的武将使用。
因为种种原因,这些作为秘密武器的存在,并没有告知朝廷。只是曹氏一派中区区数人知晓罢了,譬如魏王.曹操、太傅.钟繇、车骑将军.曹仁、曹氏三兄弟、镇南将军.满宠、镇北将军.陈泰、镇东将军.夏侯尚等等、镇西将军.成都侯.钟会、伏波将军.郭淮,这些曹氏一派中真正的嫡系人。
苗.刀作为近战类武器,总体来说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厉、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无论是步卒、骑兵还是水师将士,等能使用。所以荆州的曹植,和兼任豫州牧的世子.曹丕,也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个上面。
而因为打造技术,远没有达到那种熟能生巧的地步。因此,至今合三州之力,也才出刀三万余口。看起来数量不少,可是分发到各州以后,就寥寥无几了。事有轻重缓急,终究还是将这三万口刀,大部分都秘密的留在了荆、扬、益、交四州了,仅有一少部分,送往了北地。
陌刀作为专门对付骑兵的武器,至今仅出刀五千余口。既然苗.刀少了,陌刀自然就全部送往了北地各州,由曹彰安排。曹彰在看到陌刀后第一眼,就爱不释手。随即便拿着陌刀,上校场练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