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被权力蒙蔽,滋生出反叛之心,高皇帝不得忍痛废几人王位。”
“七王有错在先,高皇帝废王乃无奈之举,是为安天下百姓生计所为,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二百九十一章 朕是好皇帝
第(3/3)页
公利而污自身,可当时天下仍有愚民诋毁高皇帝。”
“如今几任长沙王虽皆无劣迹,对大汉忠心耿耿,可却无法预测其后代,万一吴家出现一名逆子,被权力蒙蔽而造反,那么就会酿成大错,使得生民涂炭。”
“臣恳请陛下为天下生民计,应长沙王之愿,天下百姓断然不会有异声、我等诸王断然不会有异议。”
刘恒被逼无奈的成为了刘襄的背锅侠,到时候长沙国被废除后,谩骂刘家过河拆桥的对象就会变成他代王刘恒,而不是皇帝刘襄。
“陛下,代王言之有理啊!万一臣的后代出现不肖子孙,那么就会连累整个吴家,甚至会使我吴家绝嗣啊!”吴右连忙附声道。
他今天如果不把这个王位推出去,寝食难安啊!老刘家的皇帝太腹黑了,他可是知道当年他们长沙国北边还有个临江国,因为临江王共尉是个项羽迷弟,故而在项羽乌江自刎后,没有向他们长沙国一样直接投降,而是负隅顽抗。
刘邦的大军和临江国军队僵持许久,汉军没有武力攻下临江国,为了胜利,刘邦给共尉送了一封写着“投降者存,王位不更”的书信,来瓦解共尉的斗志,结果把人家共尉骗到汉宫后,连看都没看直接把共尉给剁了。
当时这件事可把他曾祖吴芮给吓坏了,一直小心翼翼做人,不敢忤逆刘氏皇帝的意愿,并将这个故事一代一代传了下来,让吴氏后人明白刘家皇帝所谓的仁慈不过是挂在嘴边骗人的,千万别信。
“这…四叔都如此说了,朕若是再不答应的话,就太不把天下黎民放在心上了,朕就算不得是位好皇帝啊!长沙王,朕便准许你的请求。”刘襄思付道。
“谢陛下圣恩!”吴右感激涕零道。
“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着长沙王改封郿侯,享千户食邑,赐三百金,出行可用诸侯王仪仗,其子入宫为郎官,居朕左右。敬之哉!”刘襄沉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