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点儿巧。”周衡21世纪人的思维,心想不就是同姓梁、名字里还带同一个偏旁么,这能说明什么?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难不成就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吗?但看到沈太师一脸兴奋的样子,也只能微笑着附和了句。
见她一脸不以为然的客气样子,沈太师便知眼前这姑娘还是太年轻了,低估了或者甚至可能压根儿就不怎么了解宗族之于男人特别是官场中人的影响。
也是,周家如今是彻底没落了,这方面的教养欠缺了点儿。周衍当初就是靠着他母亲周太夫人在宫里还有几分体面才勉强在礼部混了个官,没看他那几个儿子,现在就没一个成器的。眼前这个女儿倒是自己争气,可毕竟是姑娘家,又哪里知道官场上这些道道?
还是有些可惜了,周姑娘性格坚毅、人也肯吃苦,就是出身这方面确实有点影响。没看那位郡主沈怡,不愧是王府出身的大家闺秀,靖王妃虽然过世得早,但后来在护国公府老夫人跟前教养多年,危急关头就显出了她的眼界和魄力。
这不,北方道和东北道两边发生的这几桩看似匪夷所思的事,外人不清楚,自己是知道些来龙去脉的。所以稍微一琢磨便知道,这三道的头头们之间定是通过气的,且多半是跟沈怡这位来自于京城的靖王府郡主有关。
既如此,东北道总督梁赫崖的所作所为就比较有意思了。
过世多年的梁侍郎和如今东北道老大梁总督,两者看似毫无关联,但同为东北道出身的同姓之人,甚至还都是赫字辈,笑话,怎么可能毫无关系?
就算两人之间原本真的毫无关系,可那梁赫崖又不是如今凭空冒出来的总督,既如此,梁侍郎梁赫岗当初中举之事,在东北道这等文人稀罕的地方可不会籍籍无名,何况后来女儿还进了宫生了四皇子。
中了举做了京官、后来更是成了皇亲国戚的梁侍郎,放在哪里都是有名气的人物,你说他梁总督会不动心、不攀扯点关系?
梁赫崖既然能做到一道总督位置,听说之前还是一路半靠着家世、半攒着军功升上来的,本身自然是个有能力的。既如此,放着这等送上门的关系,你说他会视而不见?
当初自己进京赶考,学子们不还挤破头地要住到同乡会馆里去么?说白了,就是想要攀个交情、以后多条人脉。
官场官场,做官还不是要靠人捧场?
自己做官快四十载,放眼望去,明的暗的,也就只有当初自己为了阿欢这个亲妹妹才特意到先帝跟前撇清了跟靖王府的关系。
要不然,就算文武相交引人侧目,既然谁都知道同姓沈,大可坦坦荡荡地彼此排个字辈、论个长幼。
都在京城待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也不能就此说什么,有个面子情也不错嘛。
而这两位姓梁的就更加了。同是东北道人氏,同姓梁,又同是赫字辈,一个是宫妃父亲、在京文官,一个是武将出身、地方大员。真要有交情也不用怕被人看到,毕竟两边相隔千里。且梁侍郎自身没啥根基,可以为女儿和外孙找个助力,梁总督则可以在皇帝跟前有个通气的人,这人还是四皇子的亲外祖,这等交情,妥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就凭这,沈太师心里笃定,梁总督跟梁侍郎之间绝对有牵扯!也因此而坚信,这位梁总督对如今的摄政王定有忌惮,怕被找茬翻旧账。
梁姓之间的这层关系,自己能想到,那位摄政王定然也能想到,就算她一时想不到,不还有她那位母后么?
既如此,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事,梁总督能没想过自己的后路?就不怕摄政王回头清算他?
想来郡主那边也定是想到了这一点,也不知她是如何做到的,总之北方道和东北道的这等表现感觉完全是在登台唱戏给人看。
要不然,北方道声势浩大的被牧族入侵,怎的到现在都没看到几个从那边逃难过来的人?
沈太师花了一个晚上把这些时日发生的事前前后后想了好几遍,越想越觉得,北方道和东北道如此表现,应该都是对京城的摄政王起了防范之心。
倒不一定说从此就跟西北道一条心了,只是人嘛一旦起了防范之心,且还都是手握重兵的两处边境,摄政王再想推进后面的事,想来就不会那么顺利了。这一点,沈太师觉得自己很有把握。
为此早上起来就又在书房里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