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第二天早上去了书房对沈太师说起对两个孩子的安排外加自己的打算,老头子也很是赞同,捋着下巴上的白胡子笑眯眯地夸周衡:
“周姑娘这么想是对的!昨日咱们去了王府,陛下在灵堂那边听说了护国公府之事,当时就问了沈某好几个问题,问起他为何没有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如今又接来了谢家小公子一起吃住,沈某觉得,有些事也确实可以趁此机会跟陛下说下了。陛下已经启蒙读书,并非无知孩童,您跟他好好说说。有谢家的事在前,当年那些事啊,想必心里总会留下些印象。”
原来如此,看来小家伙确实长大了,居然开始思考家人之事。但话虽这么说,周衡心里还是有些担心。不管怎样,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点点地把小家伙养大,自己是真心地爱着他的。如今要开始给他讲那些残酷的事,心里头还是颇有些不忍,便有些犹豫地说道:
“只是…太师,虽然要跟阿瞒明说,我是想着,要么还是先不要说是发生在他父皇母妃身上吧?就说是发生在他们家祖上的事,反正阿瞒如今也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是皇室。而且、而且这么一来,倒也可以解释为何现在没有祖父母和兄弟姐妹,您说是不是?”
这也是昨晚想好的,秉承着最后的一些慈母心和私心,周衡没法想象小家伙知道自己不是他亲生母亲时会有什么反应,也不想就此让沈复在外头的一片辛苦彻底沦为忠君之举。
再说了,要是真的全都说了,先不说阿瞒能不能完全理解及承受,谢倞那边的事可就跟阿瞒彻底挂上钩了,到时谁知道两个小家伙会如何看待彼此?
沈太师对此倒也没反对,一脸笑眯眯地表示:
“周姑娘你怎么想就怎么说吧,陛下对您信任依赖,您这边自然也是为了他着想。”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反正意思就是跟他无关。
既如此,周衡也不再客气,反正昨晚就想好了该怎么说。便在两个小家伙刚开始作伴的第一个早上,在谢倞低着头蔫蔫地被阿瞒拉进来坐下后,当着沈太师的面,清清嗓子告知两人:
“今天早上咱们先不上课,我给你们俩讲个故事。阿瞒,听好了,这可是发生在你家的事。”
孩子还小,没注意到周衡为何要说“你家”,反倒兴致勃勃地点头,随后认认真真地听了起来。倒是谢倞,一开始估计还在思念王府的亲人,很快便被这个故事给吸引住了,中间还小声地看着旁边的小伙伴说了好几次:
“阿瞒,你们家原来也这么可怜啊!”
周衡一边讲一边注意着小家伙的神情,好在阿瞒并没有为此难过落泪,只是瘪了瘪嘴,全程也没多说什么。
周衡见此放下了大半的心,只在事后又找沈太师征询意见,老头子对此依旧打哈哈:
“无妨无妨,您讲得很细致,有些事沈某都快忘了,后面的情况也是第一次听说,辛苦您和王爷啦!陛下这边回头也会多加注意,您尽管放心!”
这话说了还是跟没说一样。
不过毕竟已经对阿瞒告知了当时实情,周衡还是觉得心里轻松了很多,之后便照着在王府时商量好的,开始忙着跟卞侍卫和春莺两夫妻出去找房子。
两个小家伙则很快就适应了外院的生活,许是年岁相当,又许是知道了家里有过同样的遭遇,根据沈太师那边的反馈,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很少吵架。
可惜周衡自己这边一番忙活下来,眼看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依然没找到可心的房子。春桃在旁边看着,心直口快地表示不解:
“表小姐,为啥要搬家啊?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呢,而且这宅子也挺不错的啊。”
是啊,人确实有些多,小一点的宅院住不下,大一点的宅院一时半会儿的又找不到,周衡对此也发愁。
好在这发愁也没几天,某天夜里许夫人竟然又不期而至,告知了一件惊人的事:
“阿衡啊,照着之前商议的,你的事咱们这边已经让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散播了,想必王爷那边也很快就知晓了,应该能帮着解一点围。只一样,眼下你们这里还是暂时按兵不动吧,我家那口子说,近日外头蛮族有些异动,是真的!想来是趁火打劫来了,不过你们也别担心,咱们这里毕竟是主城,离边境还远着呢。”
行吧,那就暂时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