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蝠鲼
r />


就在这几台四足机器人一刻不停地发射导弹,摧毁目标时,一辆隐藏在营地角落的坦克悄无声息地转动起炮塔,直至炮管对准其中一台。



即使坦克内的乘员早已因声波攻击丧失了听觉,全身上下剧烈的疼痛让他们几乎直不起身子,但在这个堪比大炮拼刺刀的距离上,他们绝不会失手。



“穿甲弹装填!”



虽然知道没人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但炮手还是习惯性地喊道:“目标锁定!开火!”



下一秒,炮弹与护盾碰撞出灿烂的火花,而这辆坦克也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代价——被偷袭的四足机器人在两秒内将腰部往上的武器平台转动了大半圈,青蓝色的电流从平台中央的一门120毫米口径电磁轨道炮炮口中涌现。



“轰!”



爆炸的火球转瞬即逝,待到浓烟散去之后,毫无疑问,第九区世界的科技根本不支持这辆坦克抵挡电磁轨道炮的直射。



在因殉爆高高飞起然后落地的坦克炮塔上,等效一米均质钢的复合装甲外出现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洞,透过大洞,炮塔中被灼烧至焦黑的内壁依稀可见。



随意扫描了一下残骸的状态后,四足机器人收起自炮管周围射出的摄人红光,迈开它那四条粗壮有力的钢铁肢体,在已经化作一片火海的防空阵地中继续执行着作战电脑发布的歼灭任务。



而这样宛如人间地狱般的场景正在约翰内斯堡的各个nu阵地中上演,没人知道这些强大的四足机器人到底从何而来。在钢铁之躯的无情碾压下,能直接威胁到虾人母舰的绝大多数武器最终瘫痪殆尽。



它们重达数十吨的身躯内贮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火力与备弹,两具蜂群导弹发射系统与一门电磁轨道炮不过是冰山一角,由聚变反应堆作为能源中枢的供能系统才算是比较有价值的部分。



考虑到自身庞大的重量与体型,恐怕也只有采用了最先进动力系统的战斗机器人才能在外部安装造舰级合金铸造的超重装甲板而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并同时将护盾与武器系统的出力双双拉满,向敌人肆意地挥洒着体内蕴含的惊人能量。



通过卫星实时观战的杨天易看到这里,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对科研部最新开发的‘蝠鲼’(obu)战斗机器人有了一个大概的战力评估。



“悬停在轨道上的驱逐机分批降落,准备回收集团资产。”



见母舰的威胁已经被‘蝠鲼战队’清除得差不多了,剩余的问题可以交给其他地面部队解决后,他便下达了一条全体人员及时撤离的命令,毕竟‘蝠鲼’机器人造价不菲,每一台都抵得上数百台普通的z-1机器人。



算上研究经费等各种附带成本,集团此时部署在地球上的数十台蝠鲼机器人造价甚至快赶上半艘标枪级护卫舰了,因此肯定不能像普通装备那样用完就丢,集团还没有富足到那种程度。



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杨天易背过双手,盯着窗外的星空陷入思考。



“蝠鲼”看似强大,但归根结底不过是战场支援型机器人,正如现代战争不能只靠坦克,“蝠鲼”机器人在集团陆军部队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在交火激烈的战场上为脆弱的士兵们吸引来自敌人的重火力,同时提供一个能稳定输出的火力平台。



值得注意



的是,“蝠鲼”及其衍生型号的开发并非科研部独立完成,而是人联科学家与集团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晶。



如果要说哪一方的功劳更大一些,杨天易认为人联可以凭借他们从天夕星战场上收集的大量实战数据占到六成。



这还要多亏他早早与人类联邦达成了亲密合作的关系,否则这些宝贵的实战数据对方是不可能主动与集团分享的。



并且双方在芬哈本尼斯上建立的“群星-联邦先进科学实验室”,简称星联合作实验室也在“蝠鲼”的研发中贡献良多,甚至可以说主导了集团新一代大型战斗机器人的研发。



鉴于大型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愈发不适应集团陆军的作战需求,多足机器人的研发进程早在集团成立后不到半年便已开始。只不过由于科研部缺乏有足够天赋和能力的研究员,多足机器人的开发一度陷入停滞。



但这一情况在杨天易与人联签订了合作条约后立即得到了改善,在星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