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国皇帝从善如流,文武并重,对基层将领选拔和读书种子培养都很看重;且镇一级的学塾,里面小有四五岁稚童,大有十三四岁的少女少年,为了保持教育教学活动安全有序不受外界打扰,闲杂人等不准进学塾,村里没有学塾,长盛并不知道这个规矩。
受娘亲从小给他灌输读书至高的思想影响,长盛肃然站在校门口,神色认真恭敬,眼里也有热烈的向往。
身边的狗蛋一边从兜里掏出零食吃着,一边东张西望,这学校规矩那么严,要是我得无聊死。
站了一会儿,看门守卫看到长盛拿着一本书,神色恭谨,好感大生,开了点门,给他们递了两个凳子出来。
“喏,坐一会儿吧,要到中午才散课休息。”
“谢谢叔叔。”
“你们来学塾干什么?”
“来看望朋友,送他一本书。”
“就你手里这本?放这儿吧,登记好他学班姓名,我们会给他送去。”
“谢谢大叔,我也不知道他在哪个学班,等他出来我给他。”
“你这是什么书?”
“《学识启蒙》。”
“哦,给我看看行不?”汉子说着一脸期盼。
长盛也没多想,便递给他。
汉子小心翼翼的看着封面,用手摩挲着书本边角,翻来看去,并没敢翻开书页,眼神热切。
“哎哟,你们看看好像真是这本书,我娃儿就想要这本,唉,老子怎么买得起嘛。”
“哎,我家那两姐弟也想要,真买不起啊。”
“以我们的薪俸除开生活开销要凑两三年吧?”
几位汉子都擦了擦手拿在手里过了过手看了看,恋恋不舍地递还给长盛。
“不行,我今年怎么也要凑钱给那小崽儿买一本,看着这本书我都想进学塾了!”
“你那把年纪进学塾,老脸不臊得慌?”
“你们懂啥,学文识字有啥丢人的?要是现在你就会读几篇文章你愿意不?”
“也是,我们这辈人没希望了,努力挣钱把希望留给下一代吧。”
也许孩子们在懵懂的年纪不会真的懂,爹娘为什么会一直对他们耳提面命好好读书?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辛苦?
长盛对这几个淳朴的汉子肃然起敬,忠于职守,不起贪心。
经过这个小插曲,里面的汉子又给他们递了个高凳子出来,上面放着茶水。
一般县级到以下的学塾都分为稚童班(四五六岁)、学龄班(七八九岁)、晋级班(十、十一、十二岁)、适用班(十二岁以上),分为文武课。
要想考取功名,为国出力,就要到郡城一级或者更高级别的学府的经世班(十四岁以上)求学,通过皇宫里举行殿前考试,获得朱笔御批名次的人就会被朝廷录用,吏部依据名次安排一应官职,鱼跃龙门,光宗耀祖。
等到中午,最先欢快跑出学塾大门的是稚童班,长盛看到二林跟着在后面出来,阴着脸。
长盛拉了拉狗蛋:“狗蛋,二林心情不好,等下你不要刺激他。”
狗蛋一脸不解。
学子进学塾并不是按年纪分班,而是根据受教育经历和学识程度,一个班里,年纪并不是唯一标准。
走来的二林看到长盛和狗蛋,阴霾的脸立马布满笑意跑了过来。
“长盛,狗蛋!你们怎么来了?”
狗蛋:“来看看我们的小夫子大人咯。”
“我们到镇上办事,来看看你。”
“嗨,别说了,夫子说我没读过书,把我安排在一堆鼻涕虫里,我都郁闷死了。”
说着自己都笑了起来,二人到来确实让他心情大好。
长盛这才放下心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