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的内容是判断名次的根据之一,体现的是学子的综合素质。
三场考试,第一场考试是基础,第二场考试份量最重。
第三场考试份量虽然不轻,但也不算没有作用,想要拔尖,第三场成绩就不能差。
有个前提是第一次考试想要过关,第一场必须各格,基础不合格,不管后两场如何,直接黜落。
跟后世科举不一样,学子不需要一连在考场待三天,并不需要准备被褥吃食饮水什么的,一场一场的来。
后世科举考过好处巨大,但考试的过程也是真的折磨人,对于人的意志体力都是一个考验。
甚至有些参加科举的士子直接在考场里面死求了,一氧化碳中毒,冷死,甚至还有吓死的。
在这方面,成蟜决定人道一些,不搞那些反人类的考试。
至于考试的题目,主要由寰宇学宫的老师,郡级学宫的优秀老师以及邀请的学问大家研究讨论出来。
这些人在考试期间都被限制自由,严密监视起来,不得与外界接触。
通常情况下,会研究出三套考试的方案,一套为主,两套备用,具体用哪套,有主考官临时决定。
成蟜并不是第一次考试的主考官,负责的筹备科考,主考官会是吕不韦。
如今的吕不韦年纪已经不小了,已经干不了多久了。
成吕不韦向成蟜透露,等看到天下一统的那天,他就会向告老还乡。
吕不韦的想法,成蟜很清楚,便转达给了嬴政,如此吕不韦才成为了主考官。
等到了天下一统时,吕不韦如果不兑现诺言,洗涮嬴政和成蟜,下场肯定比历史上还要凄惨。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在官场上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位极人臣太久可是挡了很多人的路啊。
第二次在章台宫的考试是由嬴政亲自出题。
没办法,这是嬴政强烈要求的,只能顺着了。
不过成蟜估计后世君王没有那个精力,秦国的科考跟后世的科举不一样,殿试不是只出一道题。
现在有多少主修科目,就要出多少道题,以后科目增多,题目就越多。
这想题目就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要契合君王本身的心思,难度还要拿捏得适合,高了低了都不好。
而且嬴政不但要亲自出题,还要亲自批改,一般的君王哪有这么旺盛的精力?
实际上就算是嬴政,成蟜也认为是图一时新鲜,多来几次也就兴趣不大了。
最终还是要把大部分事情推给大臣,自己负责最重要的小部分事情。
随着科考日期的临近,成蟜愈加忙碌,咸阳城也愈加热闹,咸阳的各行各业也受到了积极影响。
不仅仅是各地的学子齐聚,还有一部分出身富贵学子的随从,以及各地郡级学宫派出的随行人员。
寰宇学宫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秦国军卒给封闭了,没有参加科考的学子全部放假。
除了食宿区域,藏书室区域,其他区域禁止闲杂人等进出。
等到三月二十五一到,学宫大门口一下子变成了人山人海,不过有全副武装的秦军驻守,进门也还算井然有序。
为了防止作弊,检查相当严格,一共有三道检查关卡。
进入寰宇学宫大门一道,进入考场区域一道,进入具体考场一道,一道比一道严格。
这种情况那些选择比较冷门主修科目的就比较方便了,花费的时间少。
而且由于冷门,录取的概率也大,通过后获得好位置的可能性也大。
不过凡是有利有弊,竞争力度小,以后发展前途就要小一些,比如医官。
如果没有非同寻常的才能,一辈子也就在医官系统转悠,升到顶也就是中高级官员。
不过这个爱看只是暂时的,成蟜对于医学是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