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在宫道上,回望眼身后烛火相继熄灭的栖凤宫。裴重熙眼中深色寸寸渐浓。忽而挑唇,一声轻嗤。
无视身旁的内侍,径直迈向另一侧被杂草掩盖的小径。小径的尽头是那条布满落叶的宫道。
裴重熙缓步行于其上。走了一会那座废宫现于眼前。
两盏灯笼被风吹得晃晃悠悠。似若夜里野兽的双眼,贪婪地盯着来人。
足下一点,裴重熙轻巧地掠过宫墙。避过巡逻的侍卫,推开门走进了废宫。拾起地上的烛台,以火折子将其点亮。
察觉到殿内多了一丝光亮。妆台前的郑双燕冷笑声,幽幽开口,“桓儇你怎么还没死。”
“郑娘娘。”裴重熙顺手将火烛搁在案上。
见是裴重熙来了,郑双燕愕然一阵。转而讥诮一笑。
“背主者当诛。”
裴重熙负手而立,似是没听见她的话。眸中却有难以言明的深色。半响掀唇。
“这么多年娘娘还是这般容貌。”
虽然他面上笑意温润,但是口吻里却有讥诮。听得这温初月下意识地往后退去,背抵上妆台。
裴重熙带给她的恐惧远远多于桓儇。从前她为皇后,他为臣子的时候。虽然没怎么见过面,但是偶尔也会从旁人口中听过一二。知晓他的身份,出身和经历,更加知晓他和桓儇关系匪浅。
一举夺魁的状元郎,长安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却偏偏是家族中最不看好的存在,若非遇见桓儇,只怕早就死于他人手中。
忆及这,温初月眼中掠过惊惧。此处是桓儇囚禁她的牢笼,他又是如何得知的?她死死盯着裴重熙,仿佛想从他脸上窥见一丝端倪。
可裴重熙只是温润笑着,仿佛已经洞穿她的心思一样。她抬头望了眼头顶天窗。那是她唯一光线的来源。从她被桓儇囚禁在这后,她根本不知人间几时。只能依靠光线变化来推断过了多久。如今……总算可以解脱了么?
目光游移在她身上。裴重熙上前几步,唇侧浮起笑意,“还请郑娘娘放心,某并非来杀你的。阿妩,既然希望你活着,某自然也希望你能够长命百岁。”睨她一眼。他眼中笑意渐淡,转有暗芒攒动。似若森罗密林中巨蟒盘于树上。“某只是想知道,当年成帝临死前到底布了什么局。娘娘可要想清楚再回答,郑氏一脉是死还是活皆由你一念。”
坦然胁迫。
被裴重熙一语戳穿所有想法。郑氏握紧了搁在案上的发簪。簪头虽然已经被磨平,但是仍旧是伤人利器。她死死地握着发簪。
当年桓儇对郑氏可谓一个赶尽杀绝,可是总有例外的地方。
尚在孕中的外室因为不在郑家,侥幸逃过一劫的事,成了郑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可裴重熙又是如何知晓的?听上去那孩子在他手中。
假使被桓儇知晓此事,以她对郑氏的恨意又岂会容那孩子活下来。
裴重熙恫吓在前,她不得不恐惧。嵌于心底的记忆陡然间悉数冒了出来。彼时郑氏刚刚除去萧氏,桓儇被丢到冷宫。宫里那些人向来是逢高踩低,可劲欺负旧主去讨新主欢心。失去庇护的桓儇自然成了乐趣的存在。
那日她躲在暗处,看着宫婢把桓儇按在雪地里。每一会裴重熙就出现了,一把推开那些人带走了桓儇,临行前还不忘狠狠地看向她的位置。
那一眼实在叫她刻骨铭心。她从未见过一双如同亘古雪山一般冰冷,能够直刺心底的眼睛。其中的怨恨和杀意,让她惧怕到四肢百骸皆泛起寒意来。
而后桓儇因故远走洛阳,他却如同没事人一样。甚至转头投靠郑氏,依附成帝。成为皇帝的得力助手。从父兄口中所得消息中鄙夷更重,只有成帝会夸赞他才干惊人,可堪大用。
但她记得成帝说过的一句话,和她第一眼瞧见裴重熙时印象重叠。
“从黑暗走出的人,虽然偶见光明,但还是离不开黑暗二字。这裴重熙看着年少,可行事圆滑,手段十分毒辣,是把趁手的好刀。”
之后成帝又说了句,“他的心思其实朕清楚的很。数载情谊岂是说弃就弃,他在等朕松口把桓儇赐嫁于他。朕又岂能如他意,以桓儇为挟,让他乖乖替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