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民多谢大殿下。”
待几人离去以后,桓儇又留下了乐德珪。端坐在上首,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乐德珪。
“本宫已经遣人查过当年一事,当年与你同科的儒生均已入朝为官多年。再替你正名已经是不可能,不过本宫想要提携你入仕,也不是什么难事。”桓儇神色如常。发间的东珠发簪揽下一尾韶光,落在地上。
这一句已然是极重的承诺。不以科举入仕,在本朝甚少有过先例。然而如今桓儇却愿意为他破例,特意恩准他入仕,已经是莫大是恩典。
“草民叩谢大殿下。”
闻言桓儇挽唇轻笑,“起来吧。到了长安记得先去翰林院。”
路已经铺好,至于要怎么走下去。就看乐德珪自己。
本朝虽然因前朝科举新制,有不少人得以入朝为官,但是对于世家还是免不了要重用。此前她来洛阳的时候,在市集中闲逛,偶尔会听见儒生们借用诗文,来表明的怀才不遇。
大魏即用寒族亦用世族,得以从科举走入朝堂的人,少不得要知世事,通人情。可不能仅凭一腔热血,自诩报国。殊不知他们根本就是不堪所用。
可以对朝廷满怀热血,但亦要学会变通。想要有水有鱼,需得学会两相权衡。
望着乐德珪离去的背影,桓儇眼中掠过一抹深意。希望这些好不容易才握于手中的人才,能够替她在朝中打开新的局面。
“昙华,你说若是换作你。受挫之时,会痛骂忠者愚忠,愤慨奸者过奸么?”敛了眸中异样情绪,桓儇目光转而落在韦昙华身上。
听闻桓儇这般问自己,韦昙华蹙眉思量。好一会才拱手作答,“昙华应当不会如此。世事所行,皆有其道。若一味怨怼他人,不过是徒劳无功。为何不能引刃而上?”
闻言桓儇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是个聪慧的。昙华,本宫亦为你铺了路,希望你不要辜负本宫对你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