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羲之的话,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满意之色。
对于楼上诸人而言,王羲之这就是在告诉大家,自己儿子不会参与这种比试,一来是给大家个机会,二来也表现出他王羲之确实是想看看年轻人的本事。
起头的嘛, 不论好坏,不过就是给大家一个示范而已,甚至不会参与到之后的评价之中。
也对,王凝之这样的,若是夹杂在中间,那别人还怎么出头,就算是有人想吹捧一下某一位公子,也总是越不过王凝之,否则别人会觉得小气,毕竟人家是太后都欣赏的人,是天子陪读,能陪天子读书的,难道还不如你家的孩子?
看来王羲之果然是相当贴心的,特意把自己儿子给丢出去,不让他为难大家,一时之间,众人对王羲之更是敬佩几分啊!
不少年纪一大把,胡子花白的老人家,都对王羲之投以欣赏的目光,果然是能沉得住气,在会稽苦心经营这么多年的人,做事儿真是滴水不露,由此可见他安排王玄之入京,应该也是做足了准备的, 这次的东风, 家里可一定要乘上!
至于楼下的年轻人们, 也都松了口气, 首先,不用第一个开口了,这种第一个说话的,总是会受到诸多点评,诸多质疑,别管说的多好,那都是要被这些老人家拿来做样子的,可没有人愿意给他们当靶子。
然后,王凝之来做第一个,只要不是把格调起得太高,那接下来大家就都能和睦相处,关键是他第一个,那也就不参与之后的好坏评价了,绝对是好事儿一桩。
除了几个面露不渝的年轻人,都是这两年会稽有名的才子,觉得好不容易有机会能跟王凝之一较高下了,却被人横插一脚,很是不爽。
毕竟王凝之声名在外,只要能和他比较一下,输了不丢人,赢了赚翻,这事儿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不论别人是怎么个心思,王凝之眼下是顾不上的,只是非常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老爹这是想避嫌啊!
要说自己儿子答得好,难免被有心嫉妒者说什么自己在给儿子铺路,而说儿子不如别人,那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所以,直接就把儿子给踢出答题队伍好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果然是老爹一向的行为方式,只不过对于得不到奖励,得不到赞扬的王凝之来说,就很悲催。
谢道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夫君,快点说话,不然爹爹要生气了。”
王凝之这才从沉思和不满中回过神来,一抬头,果然老爹正在不满地瞪着自己,大概是觉得自己这么不配合,让他老脸很尴尬。
无奈,王凝之眼珠子转了转,朗声开口:“既然大家谦让,那我就献丑了,来给大家起个头。咱们以秋为题,我便作诗一首,献于诸位尊长前。”
略顿了一下,再开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场中的声音,从他开口时起,便都已经停下,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王凝之身上,这小子是会稽长大的,要说熟悉,其实在场很多人都很熟悉他,只不过王凝之作诗,往往都是在钱塘,还在豫章之类的地方,反而是在会稽很少会作诗说文。
这也正常,长辈们的聚会他参与不了,后辈们的聚会上,他又是老大,没有人能使唤他,自然就不需要像普通年轻人一样,动不动就被要求答题来满足长辈们训斥评价的虚荣心了。
所以对于王凝之的才能,大家是都知道的,但作为最熟悉的这些人,却不怎么能见到,今儿倒是个机会。
只不过这几句一出口,大家也都放下了心里那点儿念头,比如他答得不好,就如何如何之类的。
虽然词句并不华丽,但里头那种旷达之意,却仿佛要冲上天际一般。
“好!”
第一个开口,居然是贺家的家主,贺元新的父亲,坐在王羲之的不远处,鼓了鼓掌,笑着说道:“早听说叔平才气过人,一直都觉得不过是个年轻人,便是有些词句造诣,也不过是悲春伤秋而已,却不曾想到,居然能有这般豪情,不愧是逸少之子!”
王羲之笑了笑,眼里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