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三产公司的4S店
九十年代的汽车销售,还没有规范起来,想要买车,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就是去厂家购买,热门车型向来都是不愁卖的,不管是他们的桑塔纳, 还是北方的天津大发等等,这些车厂的外面,招待所永远都是满满当当的,住的全部都是四面八方来买车的客户。



他们给汽车厂递交了购买的申请,就得排队等待,哪怕就算是等两三个月, 也得等着, 天天跑去销售科那里打听着,如果不盯紧点, 搞不好就被别人给提走了,更是有无数的黄牛穿梭其中,汽车厂的销售科,那是一个富得流油的部门。



另一种方式,就是汽车销售商。



这个销售商,和后世卖车的4s店之类的,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只是在某个商业区租个店面而已,甚至都不需要停车场,因为手里根本就没有一辆车。



那怎么卖车?当然是预定了。这种人更像是二道贩子,手头有货源,有人想要买车,就得把钱交给他,等几个月,车子就给弄来了, 然后交给客户。



这样的问题是很大的, 因为, 谁知道这个二道贩子会不会跑啊, 这个时候买车是没有分期贷款的说法的,把全款交给车贩子,万一他跑了呢?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过很多次的。



这种汽车销售商,不是某个品牌汽车厂的代理,而是什么都倒腾,有什么货源就弄什么,反正,首先富裕起来的那批人,谁不想弄辆车开一开?



不过,相比以前,这已经很不错了。



在八十年代初期,汽车还属于计划内的产品,也就是说,走的还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什么单位要车,走手续,然后拿着提车单, 到汽车厂提车,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走的是双轨制,既有计划内提车,也有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购买,后者就叫做计划外车辆,价格要贵一大截,就算是这样,那也是供不应求的。



这种局面,一直到了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把汽车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作为目标。同时,也定下了基调,以后的汽车购买的客户,主要是私人。全国各地也建立起来了汽车城,汽车销售才真正地发展起来。



也就是到了那个时候,汽车的销售员才不会高高在上地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客户上来巴结,他们逐渐成为了服务行业的员工,就和国有商店那种店员的走向是一样的。



现在,正是汽车销售逐渐改革的时候,s市汽车厂的销售火爆,根本就不用愁车子卖不出去,在这种时候,还要什么三产公司来卖车?



王建国和黄玉群,都是同样的心理,这个秦少游,果然还是太年轻了,某些事情不懂啊。



秦少游笑了笑:“正是因为不愁卖,所以才是香饽饽,把这个政策实施出来,还愁那些人赖在厂子不走?一个个抢着去啊!”



秦少游当然知道现在的汽车买卖的状况,所以才会提出这样一个方案,让那些分流出来的员工,迅速地发家致富,这样,还愁他们赖在厂子不走?他们恐怕要争着抢着去啊!



王建国眼前一亮,是啊,这块肥肉,以前都是厂销售科的,现在这样分出去,对厂子没有任何的利益损失,同时还能解决一个大问题。至于销售科那边的人想要反对的话,他们也可以出去搞三产公司,卖汽车啊!



“说下去!”王建国的语气中带着兴奋。



“目前,我们汽车厂生产的桑塔纳轿车,百分之八十都进入了各个机关单位,有百分之二十流向了市场,按照我们现在五千的月产量来计算,那么,每个月大概会有一千辆流向个人市场,我们把这一千辆,全部都分配到我们的三产公司去!”



(桑塔纳在93年的时候,年产量才突破了十万辆,91年就按照六万辆计算吧。)



这一千辆,就是三产公司的香饽饽,足够让那些加入三产公司的人吃得肚子滚圆了。



“当然了,我们公司在价格方面,也要做出明确的限定,比计划内的车辆价格提升百分之十,然后明码标价卖出,这样,我们汽车厂的利润也能迅速提升。”秦少游说道。



“这样的话,三产公司赚什么?”轮到王建国和黄玉群惊讶了。



“车子的价格是固定的,但是,车子在卖的时候,用户总得加点东西吧,什么车窗贴膜,什么铺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