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15章 为什么实话没人信?
点虚,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自己在考古时定的那些个烂名字给坑的。



什么‘二里沟文化’、‘牛头山遗存’什么的,都是以现代的附近地名做前缀命名。



这‘文化、遗存’听着就给人原始的味道,还有这田野考古几乎都在农村,很多还是很落后的地区。



这好了,‘落后’加乡土气息爆棚的前缀,连我们自己都会引起误会。



典型的命名陋习,发现一座4500年前的大城遗址,结果命名成‘长龙沟遗址’、‘九里铺文化遗存’...”



大家都笑了起来!



张楠也笑了,接着道:“真是不怕老祖宗半夜来找麻烦,怎么着也得整出个够霸气的城市名来。



不然大家都还以为就几户、几十户的犄角旮旯小山村,更会想着老祖宗都还住在小窝棚里。”



铭文前半段是赞颂大禹治水的功绩,后半段倒不是历史,张娜解释道:“说的是一个‘德’...”



德是华夏传统伦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德治的思想贯穿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华夏,如今也讲究这个。



人若无德那还得了!



“周人尚德,这篇铭文6处出现‘德’,内涵还挺宽泛,既要求民众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做人要‘齐明中正’,还要孝顺父母、兄弟友善、婚姻和谐,注重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



君王及官吏同样要有德,有德于民、顾念天下黎民百姓,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好其德’,君王统治才能长治久安,天下才能安定。



2900年前华夏关于‘德’的思想已经相当丰富、系统,德治观念完全形成,原本我们很长时间都认为德治思想的渊源是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主张。



呵呵...



就凭这件盨,我们就能断定孔老二有关‘德’的论述不过是对周人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压根不是他的原创。



98字,字体如书法,还印证历史,政论时代,显然比那些吹捧自己家族功绩、记录本身功德的青铜器铭文都高出一个档次。



我看将这篇铭文定为‘两周金文之最’,这跳出来反驳的人都不会太多。”



说完,半转身对郭家老大道:“还是不后悔?”



郭大老大手一挥,要不是身份在那,估计都会崩出个“切!”来。



“那我把这带走了,到时候放在我老家的私人博物馆里展出,再把这件遂公盨的发现经过写进介绍里。



没问题吧?”



“行,当然没问题,别把我写成个门外汉就行,到时候张先生慧眼识珠,拿我一对比...



得,那我真出名了!”



这位显然是在打趣,作为一件重要历史证物的发现者之一,郭老大当然高兴。



至于宝贝送人,这身家明面上都近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会在乎这个?



郭老大看得开,这头张楠不得不笑着道:“放心,春秋笔法,春秋笔法。



不过...说到这春秋,这件遂公盨的遂国就玩不转了。



春秋礼乐崩坏,德不管用,遂国就是被春秋五霸的齐国找了个借口给灭了。



公元前681年,齐与宋、陈、蔡、邾会盟于北杏,就是在今天的东山省聊-城附近,商量平定宋国内乱的事。



霸主齐国也叫遂国一道参加,可这个小国虽然距离会盟地不远,同样在东山省,可遂君不知道为什么没参加会盟。



好嘛,这下遂国再讲德也没用了,齐桓公压根不和你玩什么德不德,人家讲拳头。



就因为叫人家来开会,但人没到,就用这个不给面子的理由,齐国发兵灭了遂国。”



张楠叹了口气,“对内必要的时候讲讲德还行,对外要还想着以德服人。



哈,死的快!”



不知道谁重复了一句“以德服人”,结果好几位都矜持地笑了笑。



泽口靖子在边上觉得有点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