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千零一十章 专家是干出来的!




四分五裂,满意了。



张楠要看的是残片断面:残片在海水里泡的时间太长,原本的断面压根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下清楚,看了几眼,再用个放大镜仔细看了看。



“越窑早期国时期的东西,这釉水都快给腐蚀没了。”



难怪会被潜水员看成是陶罐,罐体表面的釉层脱落非常严重,在水底下都不好判断。



越窑,张楠过过的越窑青瓷数量会让那些个专家汗颜,而且他不单单是“实战派”,对于越窑,还从农博升那里学习过“理论派”的精髓,去当个越窑青瓷研究员估计都合格。



关兴权了解张楠看越窑的能耐,知道他不大可能会走眼,但还是有个疑问:“怎么断代的?”



认越窑关老大没张楠这能耐:二十多年的一线经验,不是随便听听、看看能学会的。



“这罐子是国和西晋时候的常见款式和纹饰,还属于早期型,西晋一些墓里出来的两系罐身量开始拔高,纹饰也有些不一样。”



说着把踩破的一片残片递给关兴权,“你看,这国时候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这残留的釉汁也洁净。



而且从我和农馆长那得来的经验总结,国早期越窑的纹饰简朴,典型的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和叶脉纹,这个罐子一条不差,都能算个标准器。



到了吴国晚期,越窑瓷器的装饰越来越繁复,开始出现斜方格纹。



至于西晋那会是有这样的瓷罐,但胎体一般这个还要较厚重些,胎色也要深一些,至少是灰色,甚至是深灰色,釉层也要这个更厚,釉色更深一些。”



什么叫专家?



既有真正的博物馆专家指点,又有超量的一线工地淘宝经验,这是专家!



你个考古队的一年能挖几次越窑?



五次算多了吧?



张楠当初一年能挖个百次!



专家,那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之前的报告说下头海床这样的破罐子到处都是,这件实用器物显然是货物,而不是船员的日用品。再说了,除非是船的老大,不然国时候一个船员用越窑青瓷双系罐?



那也太奢侈了点。



到这,张楠没再多看甲板的罐子和碎瓷片,反而看向西斜的骄阳,给刺得差点流眼泪。



很妙的感觉,非常棒!



“100年前一艘远航的木船在这里遇难,它的目的地是哪里?



1个世纪,那时候罗马帝国都还在,它是要去何方……”



这附近的诸多岛屿那会是已经有人了,但基本是帮野人;华夏先民也应该有人到达了这里,但那时候实在太早了,还没法改变这片靠近赤道的该死的蛮荒之地。



00年前的远航都充满危险,别说这100年前,这次真正被自己触摸到,很神的感觉。



它的最终目的地绝对不会是附近的岛屿,那唯一的选择是穿越不远处的马六甲海峡,去更远的远方!



关兴权也想到了这一点,说了句:“没想这海丝绸之路那时候有,了不起!”



张楠一听,笑了起来,“早有了,《汉书-地理志》记载有海交通路线,是早期的海丝绸之路。



当时海船载运各种丝绸远出东海与南海两条航线,据说先秦那会有远洋海船。



这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番禺地区,是现在的羊城一带已经拥有相当规模、技术水平很高的造船业。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出海正式开辟了这条海丝绸之路。



西汉那会,华夏南方的南粤国和印度半岛之间的海路正式开通,根据那本《汉书-地理志》里的记载,航线是从现在南粤省最南边的徐闻-县境内、还有现在桂省的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一个黄支国,还有已程不国,是今天的斯里兰卡,这也是现在找得到的有关海丝绸之路最早的字记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