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百二十九章 暂不开发
工安全,连联合国都没话说!



这会托马斯回道:“搬了,那帮军阀是打算直接赶人,反正能重新安家的地方多得很。



那里有点像120年前的美国西部,哪都能安家,还少了印第安人,本地军事力量也不会去祸害己方慌控制区的人。



不过我们的人认为强行迁移不好,要给当地人留点好运印象。



放牧的是个半农半牧小部落,大约有80人,那个村子更小,不到40个人。



地方多,我们给了农民每个成年人一头牛,身高一米四以下的小孩是两人补贴一头。



放牧的给粮食,每人300公斤玉米粉,要是在领到物资的十天之后他们还在我们的地盘,或者重新进入,生死自负!”



张楠脑子里立刻闪过“强-拆”两个字:一头牛就要人家搬家,300公斤玉米粉就得放弃习惯的放牧地点……



呵呵,换在华夏,估计得出大事!



但那是在黑非洲,还是战乱刚刚有所缓和,全世界最穷地区之一的安哥拉。



村庄搬家,放牧的换个方向放牧就行,反正有的是地方。



“……那帮子军阀还说我们给多了,一个村子随便给个三五头牛都是仁慈。



他们说的也没错,那帮子村民搬家速度比兔子还快,那些窝棚都不用拆,就把地里的木薯收了一茬,跑10公里就重新安家。



还把我们补贴他们的牛卖掉了一大半,换了钱和粮食,就留了几头。”



哈……



美国公司,人傻钱多,村民们大概就是这么想的。



至于那个小村子的人为什么要把牛卖了,张楠想着这大概和战乱期间留下的习惯有关系:牛,等再打起来,那就没得养牛的吃了。



至于放牧的……



人家大概能赶着牛跑路。



安哥拉村民的日常食物最普通的是木薯,那东西只要折根新鲜杆子往地里一插,浇点水,一年功夫就能收,最多再种点玉米。



去过非洲,知道那些木薯地看着就和矮灌木稀林子差不多,和华夏最南边为了提炼工业用淀粉而规模种植的木薯地压根不同。



华夏种木薯,那是整整齐齐、密密麻麻,而在黑非洲,这种植的木薯地要是不注意看,压根想不到那会是粮食地。



这非洲人很多种木薯属于“奔放种植”,插了杆子后就全靠老天爷看着。



原本的土地木薯抢收,估计够村民吃上几个月的,晒干了能吃一年都可能。把牛卖了,到时候还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战乱导致穷困,其实那里气候一年到头据说都和我们滇省的春城差不多,海拔1000多,降雨也有个一千三四百毫米,土地虽然荒一些,随便种点东西都能长,就是那里的人没钱……”



说话的是托马斯,“……如果安哥拉的内战继续打,我倒认为那块地暂时还是不要开发的好,等局势平稳了再说。



这会苏联开始垮台,无论谁最后得了政权,安哥拉政府也不敢撕毁和我们的协议,只要提前在那边建立个小型的落脚点就行,每隔个几个月、半年的派人轮换驻守。



人也不用多,十几二十个就足够,甚至还能真的按照协议里给的借口一样,召集一些当地人在地块远离将来矿区的位置种植农作物。”



“种木薯?”



张楠笑着道。



“不,玉米,那里的土地其实也适合种植玉米,只是那里的人不懂怎么科学种植,还懒。



安哥拉的玉米价格其实不错,要是只派几名农业技工,召集上几十个当地人劳作,我们派去的人的薪水都能解决,用钻石结算。



就是得运个一批武器过去,有人有枪,谁都不会来招惹。



这打仗,能提供粮食的外国人在安哥拉还是受欢迎的。



当然,要是没法武装自己,有些村民都会变强盗,反而是那些军阀不敢光明正大的打美国人的主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