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九十一章 骗棒槌的宝贝
一辆车里能塞五六个,有了这么经典奇葩的交通工具,所有人干脆全挤上三轮车,这都还骑得动,“轰隆隆”的就到了隧道口。ΔΔ』biu



挖机钥匙丢给昆卡,今天就打算把余下的九间库房全部打开。



等到第六间库房的门被打开,现这里边的面积只有之前那些库房大约三分之二大小,堆着不少弹药板条箱。



“不知道又是什么。”



张楠随口说了一句,这边裘波就撬开了一个,里边都是一根根表面青灰色的金属条,这次伙计们可都知道这些是什么:白银。



长条形的银锭,带点微微的弧度,不像工业化时代的熔铸制品,带点古董的味道。



华夏的保镖们眼神都不错,还能看到银条上头都敲着汉字:嘉隆、明命、精银十两……



一般的华夏人看到这些玩意,可能还会以为这些是华夏老银条,不过关兴权他们不会这样认为,因为之前在越南见过这样的银条。



“这些都是越南的老银条。”



说话的是关兴权。



张楠一听,道:“小鬼子好像和法国佬的维希政府对越南来了个协议占领,这个我不清楚。



不过这些安南银条……还真没用!”



就是没什么用。



嘉隆、明命…这些都是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皇帝年号,嘉隆是18o2年至182o年,而明命年是182o至1841年。



至于那时候的越南皇帝是谁?



谁去关心那个。



华夏旧时将越南叫做安南,这越南出的老银条在华夏的古董圈子里一直被叫做安南货。华夏老银条、银锭值钱,但安南银条也就值了个银子价,完全不受追捧。



有人说安南银条含银量低所以不吃香,其实张楠见过的大量安南银条里,大部分的含银量都还不错,价格上不去不是简单的含银量的原因。



个人感觉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外国货不追捧”,而且安南银条存世量也太大了。



在新世纪安南银条是华夏邻国钱币收藏中的一个大宗,与朝鲜、小鬼子、琉球银锭一样,安南钱币形制上也受华夏汉文化“地广方圆”观念影响。



安南银锭的雏形以华夏唐代船型银锭为主,敦睦大气,形制厚重,样子一直不错。



这会张楠就拿了两根箱子里的银锭出来,十两标记,也就是现在的38o克左右。



标准的安南官造银条,银锭有气孔,里边有金黄色的多彩宝光。



这玩意本身应该是雪白的,由于在使用中受人触摸、空气氧化,加上在这隧道库房里又放了几十年,银条外表生成了一层给人感觉清爽的青色氧化包浆。



“七黑八灰九转青,九五成时色还清,这些银锭成色应该有个九成五以上。”



一说完,张楠就把银锭直接给丢回箱子,完全没有一点以前爱护古代货币的习惯。



这就让关兴权和项伟荣有点奇怪了:张楠之前可从来不会这样对待“老银”,连那些最普通的外国银元也不会这样随便扔。



关兴权奇怪道:“都九成五了还没用?”



张楠笑笑,道:“就是个银子价,要大批量出手还不如工业银锭好处理,这些都要重新回炉,麻烦死。”



好吧,这些怎么着也能算是古董了,要是全部回炉后当工业银出售,保镖们真是觉得有点可惜,连闹明白情况的菲利普和昆卡都有些难以理解老板的想法。



张楠一看大伙这表情,道:“太多了,实在太多了!



这类银条在法国人抵达越南前就大量铸造,在法国殖民时期也造,清末、民国时期的越南、华夏西南地区一带广泛流通,存世量非常大。



当时高成色的银条具有先天的国际货币功能,不过银锭的成色需要经过公估议定,两边交易的银锭之上会习惯打上戳记。



而且清末民初的商号、商家,往往会将自己经手的银两熔铸标记商号、年号、吉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