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的发达国家产品争夺国内市场。
这些大企业集中分布于东瀛几个大城市中,在享有政府政策扶持的同时有义务提携所在地方的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生产零部件的订单,让中小企业得以生存。
大企业走在前头,中小企业跟在大企业身后支撑大企业前进,一方面受大企业庇护,另一方面也可以算是大企业的基石,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齐头并进,东瀛经济因此而迅猛发展起来。
这样的模式相当于是举国之力推动那些大企业的发展,这才让东瀛一个战败的岛国诞生了出了多个能够和国外资本相抗衡的大企业大品牌,东瀛的经济奇迹由此而来,东瀛制造也曾在一段时间里风靡全球,成为了东瀛人民的骄傲。
只是东瀛后来的发展却已经证明,这样的模式是一时之选,却非常脆弱,注定不能长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济泡沫被戳破后,日本经济剧烈动荡,大企业尚能凭借深厚的底蕴和积累坚持,无数中小企业却在那次动荡中摔了个粉身碎骨,东瀛迎来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以及现在的“失去的三十年”。
经济发展停滞,大企业还是大企业,挺过泡沫经济崩盘之后的它们反而因为吞食了破产中小企业的“尸体”而变得更加强大,苟活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却变得越来越难以维系,中小企业发展不起来,普通民众口袋里就没有钱,消费能力自然下降,通货紧缩随之而来,普通民众就更加舍不得花钱,自此开始恶性循环,东瀛正式进入“下流社会”,也就是所谓的“低欲望社会”。
东瀛政府为了走出这个困境,自然也是连续出台过多个政策以期改善东瀛经济,但始其收效甚微,不能说完全没用,只能说没感觉出什么用。
而东瀛经济不能重振,国民看不到希望,年轻人失去激情,东瀛整个国家都开始变得颓废起来。
远月现行的教育方针本质上就是这种“护送船团式”经济发展制度的复刻,学校将资源集中在最出色的学生“十杰”身上,让“十杰”成为了远月的标志,之后“十杰”在国内外取得的任何成就,其功勋章上必然有远月的一角,甚至是一半。
远月学院凭借“十杰”名声大涨,从而在料理界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吸收更多慕名而来的学生,优质的生源让远月可以拥有更多优质的学生,通过不断厮杀成长为更加出色的“十杰”,新的“十杰”学生毕业之后又会分散至世界各地为远月学园“攻城略地”,将远月的威名传遍全世界。
这样的循环,自然使得“十杰”在远月的地位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远月独有的运营模式——“十杰评议会”,由“十杰”成员组成评议会掌控学校的运营,权力甚至盖过老师、总帅。
这实际上已经和现今东瀛各大财阀把控东瀛经济连政府都拿财阀没办法的现状一般无二,唯一的差别就是,远月头上没有那个“爸爸”,“十杰评议会”连个可以制衡的存在都没有,发展到现在,权力已经彻底凌驾于总帅之上,成为远月学园说一不二的存在,也成就了东瀛的传统艺能——“下克上”。
而更可怕的是,“十杰”成员对于非“十杰”学生有着近乎生杀予夺的权力,远月的“优良”传统“食戟”更是助长了“十杰”成员的这种权力,可以轻易将非“十杰”学生拥有的一切据为己有。
先不说“十杰”成员与非“十杰”学生的实力差距本就堪称天壤之别,“十杰”成员哪怕在“食戟”中输了,也远远谈不上伤筋动骨,因为他们的资本积累高出非“十杰”学生太多了,足以对非“十杰”学生形成碾压态势。
一方输一次就是万劫不复,另一方则可以从容输上很多次,这样的“食戟”看似公平,实际根本没有公平可言,更不用说“十杰”成员是有权力调动学校的资源为自己备战的,而非“十杰”学生甚至需要自己搞定“食戟”时用到的食材。
这样的“食戟”,怎么比?拿什么比?
可以说,普通学生如果不是选择“十杰”中的某一席追随,得到其庇护,基本上没有毕业的可能,这对普通学生来说是何等绝望的现实——“十杰”成员即便选狗,也只会选择有实力的狗,普通学生连给“十杰”成员当狗的权力也没有。
薙切仙左卫门可以明显感觉到,远月学园高中部,也就一年级新生们还留有些朝气(刺头?),二年级的老生,除非爬上“十杰”高位,其他都已经认清了现实,选好主子当狗,基本没有多少自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