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终于到达北海,待得通禀之后,一名小校引着牵招来到厅中。
牵招进入大堂,只见孔融正襟跪坐于主位,面色和蔼。
下面两旁坐着几位文士,尽皆细细打量着自己,牵招目不斜视,径步走到正中,恭敬的向孔融行大礼,拜道:“小侄牵招,拜过府君!”
孔融看着颇为英武的牵招,仔细辨认了一番,随后疑问道:“可是牵子经乎?”
牵招抬首回道:“正是晚辈!”
“哎呀呀,却是故人之徒,甚幸,快快请起,坐!”
孔融与乐隐关系非常好,当年听闻乐隐去世孔融曾当众痛哭,三日不饭,至今思之亦长吁短叹。
“一向听闻子经于冀州袁本初处,今何以至此耶?”
牵招跪坐好,诚恳回道:“当年家师不幸罹难,吾与众人护送归乡,而后便投了袁绍,不想那袁本初徒有虚名,非为明主,倍感踌躇。
旬月之前,袁绍无故加害上将麴义,招气愤不过暗中报信,并追随麴将军而去。
袁绍数派追兵,皆被杀退,麴将军本欲领兵于袁绍决一死战,被众人劝阻,后听招言府君仁义,于北海招贤纳士,待人甚厚,可往依之。
麴将军亦仰慕府君久矣,当即同意,本欲直接来投,又恐唐突,故特派招先来通禀,万望接纳!”说完再次拱手施礼。
“这……”
孔融没想到牵招是来为麴义做说客,心里一阵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同意。
其实麴义被袁绍追杀的事孔融早已听说,虽然这事袁绍确实做得不仁义,但在孔融心里还是选择支持袁绍多些。
毕竟一个是四世三公的世家子,一个是边陲之地的莽夫,同为世家子的孔融没有理由不支持袁绍。
可是若不接纳麴义,牵招这里又不好看,毕竟有乐隐的这层关系在,直接拒绝不太好。
孔融正在犹豫,忽然看到下边的主簿王脩,用手做了个缓缓下压的动作。
孔融心领神会,笑着说道:“麴将军世之猛将,若来北海固好,然此事非吾一人所能决断,子经可先行住下,待吾与众人商议过后再行答复!”
牵招明白孔融的意思,也不多言,了然一笑点头同意。
孔融见牵招同意,哈哈笑道:“融祖上圣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子经远来,今晚吾当设宴接风也!”
孔融话音刚落,忽然从门外连滚带爬跑进一人,口中大喊:“报府君,大事不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