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百三十一章 不甘憋屈任城王
望着陈群离去的背影,司马昭眼中闪过一抹阴翳。



司马昭根本不怕陈群的威胁,他现在全族死光、自己身体也已残缺,支撑他活下去的只剩下仇恨,所以他什么都不害怕。



之所以还听陈群的话,司马昭看中的是对方手中的权力,只要像赵高那样握稳了权力,才可以为所欲为。



魏国边患不断,国内百姓暴动频发,司马昭去年初露端倪,有心人便偷偷找上门来。



宦官没有子嗣,能够干政掌权,全靠皇帝的默许支持,皇帝喜欢培育阉党,要么为了对抗文官集团,要么是制衡外戚勋贵。



因为宦官没有根基,很容易沦为政治牺牲品,司马昭幼时受过司马懿教育,懂得官宦除了要依托皇帝,更要拉拢文臣或武将,那样才能做到赵高那样。



司马昭在洛阳清算小士族,以及河南大族的爪牙,得到河北士族的欣赏,暗中联络上这个年轻人,他们鼓动曹丕把国都迁回邺城,理由是不能让天子时刻处于危难,而且一旦中原守不住,还能依靠黄河挡住汉军。



邺城是司马家灭门的案发地之一,河北士人的提议与司马昭不谋而合,他表面上答应陈群积极理政,私下却给河北士人通风报信,这些人比陈群见皇帝时间都多,迁都的消息慢慢被曹丕挂在嘴边。



汉章武三年,魏黄初六年。



二月末,中原仍天寒地冻,但宛城的曹休坐不住了,他调集兵马从宛城南部渡河,顺着淯水的河道方向绕行去找关羽决战。



荆州兵马屯驻博望已两月,完全没有挨饿受冻崩溃的样子,而宛城的兵粮储备在持续减少,更危险是与中原的消息断绝,就连汝南方向都没有回音。



曹休先在消耗战中认怂,魏军顺着张郃断流的位置搭浮桥过河,曹休寻思即便不能攻克博望城,也可以派一支偏军趁大战时绕过城池,前往中原去通报南阳的战况。



曹休还打算抽空颍川、陈留、河内、山阳等郡的驻军,选一个大将整合郡兵与南阳魏兵前后夹击关羽。



魏军小规模调动、侦察,关平所部自己能处理,但此次宛城的魏兵倾巢而出,他只能收缩活动范围,回博望报关羽处理。



曹休以任城王曹彰为前部先锋,以左将军张郃断后护粮,自己统领中军共八万兵马,渡河之后向博望城开拔。



中原作战、军阵对冲,没有掩体、隐蔽物可以遮挡,纯粹是比拼士卒战斗力,以及将领统御调度能力。



按照关羽去年避主力、击弱点的风格,曹休笃定关羽兵少一定会坚守博望,魏军可以简单攻城几天给予压力。



能不能攻下博望都无所谓,只需趁机把情报送回中原,并向各郡征调南阳的兵粮。



博望冬天干冷多风,城内外的守军却活的自在,因为关羽让全军实行一日三餐,比战时的待遇还好。



中原各地按曹休十万兵的供应,这两个月内送来的粮食太多,博望和堵阳的官仓根本装不下,存放在野外容易受潮变质。



除了增加每日粮食供应,关羽还分发给穷苦百姓,他在中原威望本来就高,再配合赠粮这种善举,黎庶死心塌地要当汉家人。



从汉末乱世开始,南阳郡先后被袁术、刘表、张秀、曹操统治,军阀不停盘剥百姓,甚至屠城都时有发生,加上那些年瘟疫的横行,让荆州人口最多的南阳郡(54万户,243万人),成为修罗炼狱,饿殍遍地,千里无鸡鸣。



中原大战期间,南阳百姓为了活命纷纷外逃,主要迁往南郡、汉中、汝南等地,几乎成了十室九空的景象,现在南阳人多为河北、三辅的流民。



前者视百姓如草芥,后者给百姓发米粟。



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曹彰率先锋两万,抵达博望南边二十里处,发现关羽没像曹休推测那样拒城防守,而是主动在此处排开阵势,远远看去荆州兵旌旗招展、军容整备,数量一点也不比己方少。



“大司马又失算了,关羽这厮大抵是老了,行事屡屡与兵法相悖,人少居然还敢与我们硬拼,本王今日正好扬名立万。”曹彰望着身旁裨将捋须大笑。



“任城王,末将看荆州兵马准备充分,而且兵力犹在我军之上,不如等大司马主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