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零八章 廷议
嘉靖帝是一位天纵之姿的皇帝,虽然被修仙炼丹耽误,虽然已经十余年不上朝了,但不上朝并不代表不理政,嘉靖帝牢牢地把持着朝政,朝廷上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从他即位一来,没有一天是大权旁落的,他对权术的把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张璁、夏言、严嵩…….看似风光无限,但都不过是嘉靖帝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天才不可怕,勤奋的天才才可怕。



嘉靖帝沉迷于修仙炼丹不假,但是嘉靖帝也是有名的勤政,常常批阅奏章至深夜。



估计现代,大部分人只能游戏至深夜吧。



一国之君的嘉靖帝,尚且如此勤奋,我们是不是也该时不时心血来潮勤奋一二。



嘉靖帝是雷厉风行的。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嘉靖帝在内阁发了脾气,发完脾气后,便下令召开廷议,廷议国库空虚之事。



廷议也就是下廷臣集议,这是明朝开始的一种议事制度。



因为事发突然,朱平安等内阁一些司直人员,便被派出去紧急通知有关人员廷议。



朱平安负责通知的是户部尚书孙应奎。



朱平安感到户部的时候,户部不少官员都已经下班回家了,不过孙英奎仍然在办公。



孙应奎是一位六十余岁的白须老者,官服齐整,白发也梳的一丝不苟,听到朱平安近前通秉廷议之事后,孙英奎抬头看了朱平安一眼,公式化的笑了笑说道,“状元郎暂请稍候片刻,待我将太仓库收支整理好再走。刘二给状元郎上茶。”



“多谢孙尚书,不过还请孙尚书快些。”



朱平安拱手向孙应奎道谢后,又提醒孙应奎快些整理,然后便坐下来等着孙应奎。



房间内叫刘二的书吏给朱平安倒了杯茶,朱平安拱手再次道谢。



孙应奎一边核对簿册,一边整理太仓收支。



朱平安默默的扫了眼孙应奎桌上的一摞簿册及及整理好的数张收支记录,心中了然,孙应奎早在自己来之前就已经整理了大部分了,现在就差收尾工作了。



看来孙应奎在上书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今天了,所以才下班了仍未下班,而是在整理太仓收支情况。



孙应奎并不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朱平安在现代对孙应奎没有怎么关注过。



不过,朱平安来京城后,倒是听说过孙应奎。



在别人嘴中,孙应奎年轻时作为谏官,多次触犯权贵,是一位有高风亮节的官员。但是,自打孙应奎上了年纪,尤其是他主政户部后,风评就不如以往了,大家对孙应奎的评价就一个成语来形容:苟且偷安。



不管大家评价怎么样,从今日这短短的接触,朱平安就不敢小觑孙应奎。



这可是能预测到嘉靖帝想法的官场老司机,在整个大明能做到这点的的官员,可没有多少。



不管他是不是苟且偷安



就凭他这份政治敏锐,朱平安就不敢小瞧。



孙应奎说盏茶功夫,就是盏茶功夫,朱平安这边一杯茶快喝完的时候,孙应奎就已经整理好了。



户部就在西苑外面,朱平安跟户部尚书孙应奎很快就到了西苑。



本次廷议就设在了无逸壂。



内阁三位阁臣严嵩、呂本、徐阶,户部尚书孙应奎,兵部尚书何鳌、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通政司使、都察院左右御史等十几位大员,分左右两排陆续趋进无逸壂大厅,面向最中间的龙椅宝座,跪拜于地,恭候嘉靖帝圣驾。



朱平安、李春芳等四人作为内阁司直官员,也有幸参加了本次廷议,他们在大厅更边远的地方,同样跪拜于地。



如此跪拜了大约近十分钟。



朱平安在后面跪着,心里面肯定嘉靖帝大约是心里气未消,故意来迟,晾晾这些个大臣的。



自己是被连累的。



跪了十分钟后,才听到净鞭响了三下,然后两队太监手捧金炉、八卦垫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