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确实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交给你们浙军,此番剿灭拓林之倭寇一战能否功成,你们是关键。”
张经再次给朱平安续了一杯茶,放下茶壶,如此一脸郑重的对朱平安说道。
朱平安双手接过茶杯,一脸正色的表态道,“请总督大人下令吧,无论什么任务,平安和浙军绝不令总督大人失望,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哈哈,好,好一个‘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不愧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勇往直前!信心十足!”
张经听了朱平安的表态,脸色有些不自然的愣了一秒,继而笑着赞扬起来。
朱平安观察入微,张江脸上表情的变化没有躲过朱平安的眼睛,这让朱平安不由眯了眯眼睛。
张经为何有不自然的表情?难道张经要交给自己一个危险而艰巨的任务?
危险怕什么呀,危机危机,危险和机遇并存,越危险艰巨意味着机会越大。
只要事先做好准备,有浙军在手,朱平安并不怕危险。
“请总督大人下令吧。”朱平安跃跃欲试。
“不急,在给子厚你下任务前,咱们再谈谈拓林之倭寇。”张经微笑着说道,“子厚,你觉的我所做的布置,能否将拓林倭寇引来嘉兴?”
拓林之战的关键就是能否将拓林倭寇吸引到嘉兴,进而一举歼灭之。
张经问这个问题也是正常。
朱平安知道历史,听到张经询问后,第一时间便斩钉截铁的回道,“倭寇必来!”
“哦,子厚竟然这么自信?何以见得?”张经见朱平安如此肯定,不由好奇的问道。
“回总督,我之所以如此断定倭寇必来攻袭嘉兴城,原因有三。”朱平安伸出了三根手指。
“哦,愿闻子厚其详。”张经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
“其一:倭寇占据拓林,已有数月,四下劫掠不断,松江府饱受其害,境内财富已经几乎被倭寇烧杀抢掠光了,倭寇再在松江府劫掠,收益已然不大,倭寇必然伺机向外劫掠。最近这些时日,下官派人探查发现,拓林倭寇劫掠的范围不断向外扩张,由此可见,倭寇向松江府外劫掠,实属其必然之选择。”朱平安喝了一口茶水,放下茶杯,缓缓说道。
张经一边听朱平安讲述,一边缓缓点头。
确实,拓林的倭寇像是蝗虫一样,占据松江府这么些个月,每时每刻都在祸祸松江府,松江府的城镇村庄都被他们抢了好几遍了,能抢的都抢光了。
要想有更好的劫掠收益,往外走,往外抢,这是拓林倭寇必然的选择。
“而拓林之倭寇要向松江府外劫掠,其目标地可以推断出来。松江府周围,距离近,便于动兵,又富饶有利可图的地方,不外乎松江府西北面的苏州,以及松江府西南面的嘉兴,以及溯江而上的常州、扬州和应天,以及沿海路而下的杭州和绍兴。综合距离远近,以及收益,以及进攻撤退之便,苏州和嘉兴是他们最好的目标。这两个地方距离他们老巢最近,水路、陆路皆便捷,进退自如,得手后撤退以及遇挫后撤退逃跑,都极为便捷。其他几个地方,都过于依赖水路,一旦水路被阻,或是战船被毁,他们撤退就成了问题,对他们来说,风险太大。”
“所以,他们最佳的选择就是苏州和嘉兴。而对比苏州和嘉兴,苏州虽然富饶,但是他们在苏州没有暗手,曾经还在苏州城下碰的头破血流,有心理阴影,若强攻坚城,伤亡必然不小,能否拿下也是未知数;嘉兴则不然,他们在嘉兴留有暗手,之前占据嘉兴,撤离前在城里安插些倭寇,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又有镇守南门的嘉兴知府赵崇为内应,对他们来说,嘉兴城几乎是囊中之物,嘉兴城虽然被他们抢过一次,但现在嘉兴又恢复了繁荣,又有如此多的粮草、食盐和军需军械,抢一次,足够他们过好几个肥年了,综合对比之下,他们最佳选择就是嘉兴。”
朱平安接着缓缓说道,道出了自己断定倭寇必会攻嘉兴的第一个原因。
张经点了点头,示意朱平安继续。
“其二,数日前,我于浙北伏击拓林之倭寇,大大打击了拓林倭寇的气焰,令其损兵折将、气势大损,拓林倭寇必然急于找回面子,恢复威望,以吸引倭寇加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