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十七章:九天玄女现踪迹
包道乙闻言急忙摆了摆手,否认道,“教主勿要说笑,贫道和合肥包氏,可没有什么关系。”



方百花目光转向包道乙,讶然道,“什么合肥包氏?对了,包孝肃不正是鼎鼎大名的包龙图包公吗?”



包龙图便是包拯。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曾授龙图阁直学士,所以世称为“包龙图”,他逝世之后,谥号为“孝肃”,故又称“包孝肃”。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因此民间的百姓们视包拯为清官的代表,尊称他“包青天”,以及“包公”之名。



方百花骤然听闻,包道乙竟有这样的身世,顿时惊讶万分,双眸中神光闪烁。



有这样一位声名显赫人物的后代,自愿投奔到明教麾下,对于明教的事业,可谓是大有裨益。



可惜听包道乙自己的口吻,却怎么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乃是包拯的后代。



他显然是对自己的身份,心存顾忌,因此连原来的名字不用,改成了教名。



要知道,合肥包氏,秉承了包拯的遗愿,素来以“孝义”著称,一旦被他人知晓,有子孙后代参加,图谋不轨的明教的话,肯定会受到天下所有人的责难。



所以包道乙从来都没有,在外人面前,透露过自己是合肥包氏子孙的真相。



方腊本是安徽歙州人,他身怀异志,交友极广,包道乙乃是他成为明教教主前的好友。



包道乙虽然出身合肥包氏这等官宦家庭,自幼目睹朝廷腐败,因此对于出仕并不感兴趣,反而远离家乡合肥,跑到浙江金华山出家为道,远离红尘。



直到方腊成为明教教主,极力邀请包道乙出山,包道乙迫不得已才无奈答应了方腊。



不过包道乙在明教中的地位特殊,并没有成为明教的一员,而是以客卿的方式,辅助方腊。



方腊心知肚明,这是因为包道乙的身份着实特殊,因此亦对包道乙另眼相待。



他见自己妹妹方百花穷追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模样,不禁急使眼神,制止了方百花的冲动。



包道乙既不承认自己合肥包氏质地的身份,方腊也很少在这一方面做文章,方百花如此姿态,谁知是否会让包道乙觉得难堪,一气之下恼羞成怒呢?



方百花讨了个没趣,一时沉吟不语。



包道乙对方百花的问题视而不见,对方腊笑道,“教主说笑了,贫道只不过是恰好知道某些,弥勒教教主王则的故事而已,同合肥包氏有什么关系?”



方百花暗中嘀咕,方腊却笑而不语。



谁不知道,包拯和文彦博是儿女亲家,次子包绶之妻张氏早逝后,续弦再娶文彦博的女儿为妻。



而根据方腊暗中派遣明教教徒,到合肥调查的结果,包道乙此人乃是包绶的嫡系之后。



他自不会像妹妹方百花那样,故意提起包道乙的身世,让对方觉得挂不住脸。



包道乙见方腊神色自若,对于自己的托辞,一副毫无芥蒂模样,顿时暗觉心安。



于是轻笑一声,把自己所知有关王则的事迹,一一向方腊,方百花两人道出。



王则此人本来是涿州(河北涿县)人,因为灾荒落到贝州(河北清河西北),不得不卖身为牧羊人。



后来投奔到宣毅军,因为战功逐渐升为军中小校,机缘巧合之下参加了弥勒教。



他生性狡黠,擅于钻营,又有军官的身份,在弥勒教中的地位,和其他普通的教众自然大不相同。



王则利用军官身份的便利性,为自己在弥勒教中谋私,得到了其他教众的拥戴。



随着他在弥勒教中的地位节节拔高,接触到弥勒教的隐秘,先后习得五龙,滴泪等经。



王则苦读弥勒教的诸多经典后,尤其对于“弥勒降世”的传闻,倾注了最大的兴趣。



他利用“释迦佛衰谢,弥勒佛当持世”的传说,传布着变革世道的舆论,不断拉拢德州,齐州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