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卷 三国无双 第十四章:袁绍
曹操脸色严肃,沉声答道,“中平四年(187年),袁绍和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设计,借口围剿黑山贼兵,向先帝请求增兵。”



“实际上却是另有打算,意欲趁先帝回河间省亲之际发动政变,先诛杀黄门,中常侍,再废掉先帝,改立合肥侯为帝。”



刘协发出一声轻咦,不解询问道,“朕记得,中平四年时,袁本初应该是身在京城雒阳,大将军府上才对,又如何会和王芬谋逆案扯上关系呢?”



贾诩望了一眼脸色不虞的曹操,解释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诸人,皆袁氏门下人也!”



刘协这才脸色变缓,急忙开口轻笑道,“朕原先亦有听说,汝南袁氏的人脉天下间无人能及。”



“文和先生此话,倒是验证了这个说法。”



天子逃出长安,得以返回旧都雒阳,贾诩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气,因此他在面对贾诩的时候,一副礼遇有加的态度。



也顾不得欲言又止的曹操,开口邀请道,“文和先生此番前来许昌,是否愿意留下来助朕一臂之力?”



贾诩也没有想到,天子竟然会如此迫不及待的说出要求,心中不由的暗叹一声。



数年时间不见,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少年,现在亦变成了即将弱冠的年青人。



虽然因此常年作为傀儡的生涯,让刘协看起来,并没有像其他的世家子弟那般,浑身上下洋溢着锐意进取,坚定不移的气势,反而有种异样的忧郁气质。



但终究已经认识到,天子本应该是掌控一切,睥睨天下,唯我独尊的无上存在。



因此他方才这番,看起来有些迫不及待,略显粗糙的拉拢,亦属于某种试探。



昔年长安城中的旧事历历在目,让贾诩觉得不甚感慨,暗叹对于一位少年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他想到这里,顿时欠身一礼,歉意道,“我曾经受过张骠骑的恩德,因此为了偿还这份恩情,在张骠骑临死之前答应他的要求,要好好的辅助他的侄子张绣。”



贾诩口中所言的张骠骑,便是骠骑将军张济。



天子东归时,晚上在霸陵,侍从官员与卫士都饥饿不堪,张济便根据各人官职大小,分别给予饮食。



其后也一路相送,虽然最后半途而废,但对于天子来说,也算是一份难得的善意。



但是在建安元年(196年),因为军中缺粮,张济于是出兵到荆州牧刘表处掠夺,攻打南阳郡的穰城,中流矢而死。



张济时候,其麾下的军马,便由侄子张绣接管。



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放下了和刘表的仇恨,与刘表联合,屯军于宛城,成为刘表在北方的藩属势力,替刘表抵御外敌。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张绣因为兵力不足的原因,便率军投降了曹操。



但曹操得意忘形之下,一番骚操作,强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引起了张绣的反感,重新反叛,在曹操粗心大意时暗中偷袭曹军,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还有心腹猛将典韦。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这一次张绣和刘表两军联合对抗曹操,双方各有胜负。



在其后曹操退军的时候,因为贾诩献计,张绣先败后胜,因此对贾诩敬佩至极点。



所以才会听从贾诩的说法,在袁绍和曹操同时派人劝降时,拒绝了袁绍的使者,向曹操的使者表达了顺从的意思,同时还把贾诩派到许昌打探消息。



曹操听贾诩提及张绣,忍不住想起失去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还有猛将典韦三人,心头唏嘘不已。



曹昂是他极为看重的继承人,亲手教导了他一身武功和韬略,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为了保护自己而丧命。



但他想起最近和袁绍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不得不按捺情绪,放下对张绣的怨恨。



在这个将要和袁绍展开决战的最关键时刻,张绣的存在,就成为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试想一下,如果曹袁双方决战,在前头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