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念想了。
高坐皇座的邓昇可不管这些大臣是怎么想的,而且他也不需要太过理会,不过邓昇想了想,祖训还是有些需要补充的。
于是说道:“这份祖训,是朕为了大邓的千秋基业制定的,后世子孙不得更改,另外,朕还想在祖训之中加上一条。”
闻言,众人皆看向邓昇,都规范成这样了,怎么还要加啊?
邓昇迎着众人不解的目光,说道:“人活一世,不过匆匆数十载,无论是帝王还是将相都不能免俗,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日后,除亲王、郡王外,勋爵辞世后,按照生前爵位,追封一等,以表其功,以示恩宠!”
“臣等叩谢陛下深恩!”闻言,众臣纷纷伏地拜谢道。
死后追封一等,也就是说,勋王死后,可追封为郡王、国公死后可追封为勋王、郡公死后可追封为国公,后面如此类推,虽然这个做法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作用,但是对于身后之名却好看了许多,毕竟墓碑上,勋王怎么也比国公好听吧,他们自幼学文习武、辅助君王,为的不就是造福天下、名垂青史吗?
“太子,散朝之后,将这一条写入祖训之中。”邓昇对邓灏说道。
“喏!父皇,这追封是往后之人还是我大邓已故的功勋也可追封?”邓灏问道,邓国的功勋文武可不只是在世之人的,还有好一部分已经离世了,那这些人是否还要进行追封呢?
“追封,虽然他们等不到今日,但是朝廷也不能忘却和抹杀他们的功绩,既然是辞世后追封,自然也少不了他们。”邓昇想了想说道。
邓昇登基三十几年了,这么多年来,死去的功勋也不少,不过大多都是子爵、伯爵之类的,侯爵以上的也有几个,蔡封、李天虎、黄标、邓邕、苏弘、程昱,不过邓邕在邓昇登基之后,就被追封为郡王了,已经到顶了,没有继续追封的余地了,而李天虎、黄标、苏弘三人在死了之后,其实就已经追封了,唯一没有的就只有程昱了,程昱生前是蜀国公,那么现在就得追封勋王了。
“已故蔡国公、定国公、荣国公、荆国公、蜀国公都曾是我大邓之功勋重臣,大邓有今日,他们功不可没,然而蔡国公、定国公、荣国公、蜀国公辞世之时,我大邓爵位尚未完善,虽然有所追封,但是此等爵位,不足以表彰其功勋,因此,均需再行追封,以表其功!”虽然蔡封、李天虎、黄标、苏弘在死后已经得到了追封,但是邓昇表示,这个爵位不足以表彰他们的功勋,还需要继续追封。
“陛下圣明!”众臣赞道,虽然邓昇所做的,也只不过是给死去之人一个表彰而已,但是这就说明,邓昇从未忘记这些功勋老臣。
“父皇,如果需要对已故蔡国公、定国公、荣国公、荆国公、蜀国公进行追封,那就需要追封其为勋王,王号该如何选择呢?”邓灏问道。
勋王这个爵位虽然定下了好些年了,但是邓国从未有人得到过这个爵位,所以对于勋王的王号怎么选择,一时之间还真是没有头绪。
邓昇想了想,也是比较苦恼啊,如果是亲王和郡王的王号,还好选择,但是勋王就比较难了,以国为号的是亲王,以地方为号的是郡王。
再三思量之后,邓昇决定采用一些寓意比较好的字眼作为王号,于是说道:“勋王非亲王、郡王,无需纠结太多,选择一些寓意较好的字眼为王号便可以了,已故蔡国公蔡封追封礼王、定国公黄标追封定王、荣国公李天虎追封信王、荆国公苏弘追封永王、蜀国公程昱追封阳王,礼部挑选一个良道吉日,为诸王重修陵墓,以表其功!”
“喏!”礼部尚书陈群应道。
宣告了祖训以及为已故功勋进行了追封之后,朝会上又谈论了一些琐事,便散朝了。
散朝之后,三省六部便将祖训传阅天下,虽然邓昇并没有为祖训定下名字,但是所有人都称这一份祖训为天统祖训。
而与祖训一道公告天下的,还有蔡封、黄标、李天虎、苏弘、程昱几人的追封恩旨,恩旨一下,几个家族的门前顿时热闹起来了。
在官场向来都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人走茶凉,更何况是死了呢?李天虎的家族还好,毕竟李家人才辈出,但是蔡封、黄标、苏弘、程昱这几人的家族,随着几人的离世,便渐渐有些没落了。
蔡家和苏家还好,毕竟蔡家还有一个皇后女儿和太子、齐王这两个外孙,日后荣华富贵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