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下凹的最中心处,则有一些黑色的,竖版的墨迹。
因为金饼上被挤压后,已经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褶皱,所以这些墨迹也是皱皱巴巴的,一时之间很难分辨。
其中,有两块上的墨迹,都已经彻底辨别不清了,只剩下一些黑色墨点,难以成字型。
但是,另外两块中,有一块上的文字,还算是清晰。
拿着个放大镜,魏来与李教授凑近了这枚金饼。
在放大镜的作用下,原本还模湖的文字,立马清晰了起来。
“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黄金一斤...?”
实际上,在金饼上的文字,并非是这些研究员以为的小篆,而是汉隶而已。
只是因为墨迹有些过于模湖了,所以才难以分辨。
不过最后的“一斤”二字,研究员们还是看得懂的。
也是因此,他们才找上了陈翰和李教授。
只是没想到,两人拿着放大镜就这么一看,直接就全部解读了出来。
“元康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3年。”
“这一年,春,三月,汉宣帝诏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
李教授扶了扶眼镜,澹定的说道:“这应该是刘贺重新获得列侯爵位后,向西汉中央敬献的第一批酎金。”
“一斤黄金,也就是这一块金饼。”
“依西汉制度,每五百户一年敬献四两黄金,海昏侯刚被封侯的时候,是食邑四千户的,也就是一年应该送上2斤的黄金。”
“这有四块带有文字的金饼,应该是海昏侯2年敬献的黄金数量。”
“只不过,按照中央制度,海昏侯一年也才不过送上2斤黄金,说明以海昏侯的爵位,一年估计也就只能赚取到不足十斤的黄金。”
“看起来昌邑王攒下了不少黄金啊”
李教授越说越疑惑。
285枚金饼,按照西汉制度,应该是285斤黄金了。
海昏侯一年酎金才不过2斤黄金,这相当于是中央的抽成。
就算中央很客气,只抽了十分之二吧,那一年海昏侯到手估计也才八斤黄金而已。
刘贺做海昏侯4年,而且最后一年还被削了三千户的食邑。实际上在海昏侯位置上,也就攒到了二三十汉斤黄金。
这285枚金饼,还有那些马蹄金、麟趾金、金板,估计大部分都是他做昌邑王,以及上任昌邑王攒下的黄金!
既然如此,只要算一算上一任昌邑王在位多少年,刘贺做了多少年昌邑王,做点简单的加减乘除,就能算出来,昌邑王这位汉代诸侯王,一年可以攒下多少黄金!
从这细节小处出发,其实就可以一窥汉代列侯以及诸侯王们的收入情况了!
这个发现,让李教授十分欣喜!
这对研究汉代贵族的经济实力,以及“赚钱”能力,是有重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