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被贵族列侯,乃至帝王将相们喜爱的“琴瑟和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音乐了。
《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
周、汉时期的古瑟,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弦数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以二十五弦居多。
通过考古发掘基本可以作证,《周礼·乐器图》的记载是准确的。
自宗周到唐宋,瑟都是一种有二十五弦的弹奏乐器,与只有七弦的古琴不同。
至于为什么李商隐会写下那句经典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是因为汉代有一典故,说瑟原本是有五十弦的。
但是少昊的儿子太帝,在命素女奏五十弦瑟的时候,由于太过悲哀,太帝禁而不能止,所以把她的瑟分为两半成二十五弦瑟。
从此之后,就以“五十弦瑟”来代指悲伤的音乐。
周到西汉时期,在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
特别是西汉,瑟和琴基本上统治了各种宴会,成为了宴会演奏的主力乐器。
只是很可惜,这把南越国的瑟,木胎已经万全腐朽了,仅存部分漆木残片,和四件完整的铜瑟枘。
枘,柱也。
这玩意是用来固定瑟的瑟弦的。
类比现代西方的小提琴或者吉他,就是琴头缠绕琴弦,固定琴弦的一个配件。
不过瑟枘可不像小提琴吉他那样,就只是一个小小的钮。
这玩意很大。
陈翰拿在手中的铜瑟枘,通体鎏金.呈现博山状。
此瑟枘以卷云纹为座,卷云上山峦矗立,云山之间有龙、熊、狮、野猪等嬉戏于山峦中。
最上还雕刻了一只猴子,蹲在山峰上。
在猴子旁边,还有二龙,屈体昂首向上,一龙口张开,一龙口紧闭,山侧有二虎一熊,奔跑于山腰间。
山腰旁有一只野猪,正从山洞中钻出半个身体。
可以说,这样一个瑟枘,就是一座浓缩的小山,将整座山的景象,都融入到了这么一个铜器之上。
堪称精美绝伦!
瑟枘下,还留有用于系弦的方轴。
轴上缠有多层的瑟弦痕迹,中空,内存朽木。
瑟柄上也有丝绢痕迹,可以看的出来,下葬时整个瑟应该是用丝绸包裹着的。
只可惜,丝绸以及被包裹的瑟,都已经腐朽了。
只剩下这铜做的瑟枘还存在。
这仅存的四个瑟枘,通高只有八厘米,底径也不过5.5厘米而已,却将一座山浓缩刻在了上面。
陈翰在观赏的时候,简直惊为天人!
实在是太漂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