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99章 多事之秋
也当是八月之后,大公子可以先回长安看一看情况,若京中无事,重回雒阳也是可以的。”



不等董瑁答应,董旻忙点头。



“就这么决定了!瑁儿与咱一同回京,雒阳内的事情全权交给大丫处置!”



董旻心下担忧不断,唯恐长安出事,也不等董瑁开口答应,话语说罢便急匆匆离去……



“多事之秋……”



董瑁想不通,局势已经缓和了下来,只需要拿下河内,长安养活不了的兵卒就能分散出去,长安、雒阳安稳个一两年,董家也就算彻底站住了脚。



就算董虎不一再开口根基,董瑁也知道根基的重要性,可他想不明白父亲这是怎么了?难道看不出激怒了袁家兄弟的后果吗?



董瑁不相信父亲董卓会看不到激怒袁家兄弟的后果,但他想不明白此事,大丫、董旻同样想不明白,但董虎却能够理解,主要原因还是董旻、董瑁、大丫他们还都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欲要率领百万大军一统天下,在此之前,难道没有人劝解他谨慎吗?难道朝中大臣就没人意识到北方与南方的区别?难道曹操不知道这些?



不是不知道,而是曹操已经一统江北之地,已经站在了极高的位置,正处于极度自信阶段,董卓同样极为自信,自信即便袁氏兄弟不满,他也有足够的自信击败他们。



事实还真是如此,孟津之战就是董卓亲自指挥并且大获全胜,董卓未死之前,除了反骨仔吕布参与的阳人之战外,董卓及手下大将全都大获全胜。



董虎意外出现后,他取代了牛辅的位置,成了雒阳留守将军,看似他在东线大败各路诸侯,事实上他连南线兵马也一起击败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击败了二三十万兵马,董卓是几十年的老将,能够从董虎的战绩中判断出各路诸侯的实力强弱,又如何在乎袁绍、袁术兄弟的满意与否?



杀了也就杀了,可事情真的如此简单?



董卓身死是因吕布的反叛,可话又说回来,若牛辅、李傕、郭汜等凉州将全都在长安,吕布又如何敢反叛?正因所有兵马都在外面,这才给了吕布最佳时机。



董卓栽在老巢空虚无兵,曹操差点丢了兖州,刘备丢了徐州,又岂不是吕布趁着曹操、刘备老巢无兵时偷袭成功?



董虎同样善于奔袭他人老巢,喜欢捅他人空虚的屁股,正因这个原因,他对老巢的保护也最为重视,与参狼羌作战时,他分出一半兵马坚守临洮;奔袭河湟谷地时,董瑁统领三万烙字俘虏坚守榆中城;在雁门郡建立三处十万人可坚守一年的巨城;强行抽调北地郡五千青壮,降低河套三郡危险程度;让稳重徐荣留守雒阳,他则亲自领兵迎战袁绍、曹操……



善于捅他人屁股,就极为重视自己的屁股。



颍川郡也就罢了,整个豫州也就颍川郡太守李旻一人高举造反大旗,其余的郡国太守、国相全都采取了观望态度,至少明面是如此。



豫州仅颍川郡明确了态度,余者皆是骑墙人,若董卓败了,各郡国就会成为各路诸侯的补给大队长,关键是董虎击败了袁绍、曹操,哪个还敢明目张胆的瞎掺和?



不瞎掺和,袁术就不敢全力攻打颍川郡,就需要戒备与颍川郡搭界的陈留郡、南阳郡参战。



汝南郡人丁两百万,陈留、颍川、南阳三郡人丁加在一起有五百万,战争潜力是汝南郡的两三倍,而且还要担心蜗居在河南尹的董部义从参战。



袁术想要不顾一切全力攻打颍川郡的可能性不大,若兵力无法数倍于徐荣,谁揍谁还不一定呢!



但河内郡不同,河内郡在黄河北岸,与冀州相邻,虽然太行山有十万黑山军,但也只能给韩馥、袁绍制造些麻烦,黑山军是无法应对冀州军主力的,一旦袁绍进入河内,即便牛辅击败了王匡,也会持续与冀州争锋不断,如同一道不断流血的伤口,会源源不断将长安之内的兵马抽到河内消耗,如此一来,长安就会空虚无兵,也给了同样喜欢捅人屁股的吕布创造了机会。



有无探子盯着王允、吕布、貂蝉,董虎都知道三人组是杀死董卓的元凶,知道长安兵马越少,吕布冒险杀董卓的可能性越大,但他不能与人多说。



来到了堳坞后,见到了黑着脸的董璜,两人打小就不对付,董璜黑着脸,像是担心董虎抢他的堳坞管事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