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
“赵猛,与你五百骑救援相县。”
赵猛大喜,忙抱拳。
“诺!”
董越神色突然郑重。
“记着!”
“别把咱们的骑兵丢了干净,否则咱必斩了你的头颅!”
赵猛也郑重了起来。
“诺!”
董越看向长使王方。
“王方,你领第一、二、三、四大队先行,本将军为你后军。”
自董虎成为凉州军统领后,王方就调入了梁国,担任董越的长使,董越下达军令,王方也毫不犹豫上前。
“诺。”
董越又看向传令兵。
“立即八百里送信睢阳,让杨太守通知各县加强戒备,勿使一些流寇骚扰百姓。”
“八百里传讯昌邑,告知主公沛国生变。”
“八百里传讯陈留、颍川,沛国生变,为了避免陈国百姓遭受青州军抢掠,请求两郡出兵弹压陈国,同时让他们小心汝南郡袁术趁机侵入。”
……
相县距离砀县不足百里,即便荀彧没有前来,消息也会在一两日之内传入董越的耳中。
北地营仅有五千,兵力与相县的青州军相当,董越并不畏惧与相县内青州军厮杀,他担心的是撞上了袁术侵入的兵马,所以他必须要向兖州、陈留郡、颍川郡求援,只有四方兵马齐齐南下,袁术才不敢轻易干涉沛国、陈国。
董越将一些事情稍微安排后,五千北地营立即向相县移动,而相县的动乱已经在蔓延,一支千余青州军不是向北面青州军驻扎的杼秋、丰县、沛县三座重镇,而是睢水向南面的竹邑、符离、铚县、龙亢方向移动,当消息传到董越和随军的荀彧耳中,两人就猜测出是怎么回事了。
依照常理,作乱的青州军应该北上与沛国北线三座重镇内的青州军会合,如此他们就有了近万兵马,兵马越多,就算投降了,也能有更大的讨价还价的筹码不是?
若不北上与杼秋、丰县、沛县内的青州军会合,那就应该向西与留守陈国的张超会合。
向北或向西都是自保最明智的选择,可相县内青州军竟然有千余兵马向南运动,目的就不是什么自保了,而是在南面几个县尚未得到相县发生变故消息之前,趁机狠狠抢上一票。
在董越、荀彧得了这个消息后,本能的就认为青州军失去了控制,正在更大范围抢掠沛国百姓,董越急令赵猛领五百骑南下,但很快两人就又得了让人意外的消息,南下的千余兵马并不是抢掠,而是在追杀向南逃亡的孙策,更让两人震惊不解的是,孙策竟然杀了朱儁、刘繇。
两人在进入几乎成了废墟的相县时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知道了孙策与刘繇、朱儁联手杀了张邈等人,两人不知道孙策为什么又将刘繇、张邈杀死,但董越在收到赵猛消息后,董越不得不再次领着大军南下,只留给荀彧一千兵马看守老实投降了的数千青州军。
董越不得不南下,因为沛国的属地像一个“y”形状,孙策是沿着“y”形状的“丨”向南逃亡的,而“丨”的左侧是汝南郡,右侧是隶属于徐州的下邳国,底部则是长江,过了长江就是扬州的九江郡。
李进的追杀极为危险,很容易陷入汝南郡、下邳国的左右夹击,也更像是孙策的诱敌之计,为了避免李进陷入绝境,董越不得不亲自领兵南下接应。
相县变故发生的太过突然,其他县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原本朱儁、刘繇、孙策等人是从东城逃亡的,李进本能的认为他们会向东逃入隶属于徐州的彭城国境内。
相县向东五十里就进入了彭城国境内,而且两者之间还有一些山岭可以躲藏,逃出相县的仅有两百人,很容易逃脱,所以李进就没有继续追杀,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孙坚竟然杀了朱儁、刘繇,就连刘繇手下大将太史慈也死在了他的刀下,等到李进让人通知各县朱儁杀将事情时,这才发现孙策竟然没有逃入徐州,而是向南逃窜,而且还趁着竹邑县一无所知情况下,不仅吞了县城内一两百治安性质的兵卒,更是抢了府库内钱粮征募了五百兵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