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25章 何氏要嫁女?
董重、胡三、孙牛等将领对蔡邕一再寻董厚的麻烦有些不满,但他们都知道老人与董虎的关系,什么都没说,冷着脸带着一帮将领离去,而这也让路粹暗自担忧,可他也没有太好法子。



“先生,你真的愿意看到四百年的汉室倒下吗?”



将领们一一离去,就连刘妍也离开了厅堂,就在蔡邕准备起身时,荀彧突然开了口,听到他的话语时,路粹本能的有些紧张、担忧,先一步开口反问。



“文若,你觉得朝廷还能否继续存在下去?你与曹孟德相交莫逆,史侯上表荐举他为庐江郡太守,若他是忠臣,又因何要过江前往吴郡?”



荀彧张嘴正待解释,路粹再次郑重开口。



“文若莫要替曹孟德辩解,我军探子虽然无法深入沛国境内,但路某也非蠢笨之人,曹孟德有兵四千,纪灵领兵两万,双方若交战厮杀在了一起,曹孟德又怎会毫发无损?”



“就算袁术兵盛,曹孟德主动避战以存实力,那也应该北上与朱公伟合兵一处,借助朝廷之力前往庐江郡,而不应该是自广陵郡南下吴郡。”



蔡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当代第一史学家,他的学生弟子大多也都是玩“虚”的,对军政并不是特别精通,就算五军都督府将豫州军情送到路粹面前,他也是看不懂,只以为是曹操战败而逃,可五军都督府内不仅有一群凉州老将,也有一群专门谋划的长使参谋,他们又如何看不到曹操的异样?



荀彧想要辩解,可听了路粹话语,脸上也多了些失落……



“袁本初驱逐韩馥,自命冀州牧;去岁冬,公孙瓒杀幽州牧刘虞,上表自称燕侯;且不提曹孟德欲掘梁孝王墓穴,仅他擅自南下进入吴郡,又岂是忠臣?袁公路若是忠臣,又因何出兵驱逐曹孟德?”



“敢问文若,天下诸侯皆不尊汉室知命,汉室能否中兴?”



荀彧不悦道:“君明臣贤,民心向汉,汉室如何不能中兴?”



路粹好像对荀彧空洞话语不满,皱眉道:“文若就算心向汉室,也当能看到青州、兖州民心所向何处,又何必自欺欺人?”



路粹心有担忧,担忧蔡邕成了另一个刘妍,担忧凉并系文武对都察院不满,对荀彧也不怎么客气。



荀彧、路粹在厅堂内争锋,董虎却没有想象中的恼怒,如同犯了错的刘辩有些疑惑不解,频频偷偷抬头观察他的脸色……



“啪。”



董虎照着刘辩脑袋就是一下,脸上却挂满了笑意。



“帮助朝廷出谋划策,赞助刘备与咱干仗,不老老实实躲在宛城,偏偏作死跑到咱面前,而且还是与荀文若一起前来,你长了几颗脑袋?”



刘辩脑门冷汗瞬间冒了出来,连连摆手。



“不是的不是的,是……是阿娘担心阿姐……”



“哦?”



董虎一愣,下一刻又很是认同点头。



“确实,你姐越来越胡闹,也确实该嫁人了,咱也不用整日如此头疼……”



董虎确实对刘妍头疼不已,不是他整出的“朱儁”事件,即便刘辩弄出“曹操、刘备”事情,已经有了“反叛”意味,他都不会太过在意。



帮助朝廷出谋划策,赞助刘备两千兵马口粮,确实有“背叛”的意味,但同时也加剧了襄阳朝廷与曹操、袁术的裂痕,江南也只会更加混乱,曹操、袁术(或孙策)、刘备都是一时人杰,朝廷想解决掉他们尤为困难,而他们想明目张胆的干掉朝廷同样困难无比,几方势力就会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而这对于董虎来说是最好的局面。



赞助刘备,事实上就是赞助朝廷,而豫州已经不能算是朝廷的地盘了,朱儁也必须看陶谦、袁术以及豫州本土家族的脸色,各家心怀鬼胎算计颇多,这又是一个混乱,又为董虎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局面。



刘妍、刘辩的“背叛”看似有些隐忧,造成的结果却对董虎更为有利,而且对于董虎来说,姐弟俩的隐忧也根本算不得什么,仅姐弟两人与董部义从纠缠在一起的因果,刘协和朝廷就不可能真正相信他们。



董虎相信,刘辩上表“曹操担任庐江郡太守”后,朝堂上也一定会对此事争吵许久……



“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