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71章 曹操称霸兖州的天命所归
也彻底完了,袁绍能凭借袁家数代积累下来的名声霸占了冀州,曹操有这个名望吗?”



“没有!”



“若刘岱不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就只是一介平民!”



“曹操在荥阳之战惨败,在开封之战也惨败而逃,他并未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能力,各路诸侯对他的能力是有怀疑的,刘岱让他做东郡太守,他曹操若回头干掉了刘岱,名声也彻底完了。”



“所以,刘岱活着,他曹操永远都无出头之日,除非刘岱身死!”



董虎皱眉道:“刘岱身死后,他的弟弟刘繇是可以继承刘岱的州牧的,但大丫你应该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姓宗室与各大家族事实上是竞争关系。”



“刘姓宗室仅仅只是出生在刘家,他们就可以封侯,而各大家族想封侯就要凭借自身本事,天下土地就这么多,刘姓子孙若是不断扩张,其他家族如何获得土地、食邑?所以呢,各大家族在面临刘姓宗室时,都会本能的去打压。”



“刘岱和各路造反的诸侯们都是叔父活着时任命的,无论他们认不认可叔父,叔父也是代表了朝廷,他们也都无一例外的利用叔父的任命在初期站住了脚,但之后袁绍坏了规矩,由渤海郡太守取代了冀州牧韩馥,刘岱身死后,那就不再是原有的规矩所能限制得了。”



董虎拿起大丫送过来的信件,指向“鲍信”的名字。



“刘岱死后,能否成为兖州牧的关键是兖州各郡实权太守的认可,兖州有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济阴八郡国。”



“自去岁青州黄巾军造反时,就是自泰山郡北上的渤海郡,被公孙瓒击败后,不得不重新回头肆虐青州、兖州北部,也就是说,泰山、济北、东平、任城四郡太守要么被杀,要么被无数黄巾军堵在城内出不来,要么如济北相鲍信逃离济北国。”



“所以在刘岱死后,泰山郡太守、任城国相、东平国相的态度不用考虑,他们不是身死,就是被堵在郡治内出不来,陈留郡太守刘胜的态度更不用考虑,除了这些人外还有哪些人?”



“逃入昌邑的济北相鲍信、济阴郡太守张邈与曹操是好友,山阳郡太守袁遗是袁家人,当日鹿肠山黑山军杀入东郡时,就是袁绍荐举曹操救援的东郡,袁遗是不会反对曹操担任兖州牧的。”



董虎摇了摇头。



“兖州八个郡国,刘岱死后,真正有话语权的只有四郡太守,即济北相鲍信、东郡太守曹操、山阳太守袁遗、济阴郡太守张邈。”



“自光武帝罢去郡国都尉后,一郡太守就掌握了‘军政民律’所有大权,几若于一个独立王国,所以在袁绍抢了冀州牧,坏了规矩后,谁能成为兖州牧,就必须要获得境内太守们的支持,否则……州牧只是一个笑话!”



“除了鲍信、张邈与曹操关系亲密之外,还有就是鲍信逃离了济北国,他的逃离也就意味着他鲍信已经失去了权利的根基,若想继续成为一方诸侯,就必须借助新任兖州牧的支持,与此同时,张邈虽然在清流党人有着很高的威望,但他与袁绍袁家有很大矛盾,袁遗就很难开口支持张邈上位。”



“鲍信没了济北国这个权利根基,私下里他又对袁绍霸占冀州不满,同时也需要获得新任州牧的支持,所以只能在曹操和张邈两人身上选择新任州牧,而袁遗又不怎么支持张邈上位,剩下的也只有曹操是三人最大公约数,成为兖州牧也不奇怪。”



“更何况……曹操本身就是领兵将领,而张邈、袁遗又不知兵,百万黄巾军肆虐兖州之时,他曹操不是兖州牧,谁是?”



大丫终于明白了他为何会如此断定“刘岱身死、曹操上位”事情,很是眉眼弯弯夸了他一句。



“夫君果然聪明!”



说着又逗弄了几下趴在一旁偷听的两个孩儿,这才说了句“做饭”话语,看的董虎一阵摇头苦笑。



身为后世人,根本不需要揣测也知道曹操成了兖州霸主,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曹操踩了狗屎运,董虎却对此嗤之以鼻,万事有因果,若曹操不依靠自身的努力、算计,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一方霸主?



有些努力、算计是他人看不到的,他人能看到的只是结果。



曹操的隐忍成功了,成功的登上了兖州牧的位子,董虎相信,只要不干涉兖州这场战争,最后胜出的一定是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