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章 四重
“无论是到了哪个世界,想要继续前行,终究还是逃不过学习啊!”



将诸多的玉简郑重收入专门设置的一个储物袋之中,回忆起前世那种让他曾经感到苦闷的学习生涯。



张清元也不由得露出一丝苦笑之色。



不过他也知道,当自己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涉猎其它的东西,扩充知识面无疑是正确的事。



从现在开始扩充自己的知识量,无疑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前进的基础。



这个念头,



并非是无由来的想法。



而是前世张清元侥幸读到一些人类科学史总结出来的客观事实。



有人说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科学家,是人类历史上智力最高最接近神的人类。



前面半句话张清元还认可。



但后面半句话却是存在着犹疑。



普通人初看相对论,确实很容易被里面的各种复杂理论弄个头晕眼花,在深入了解之后,又对能够整理提出这样深奥理论的爱因斯坦无比佩服,并且将其奉上神坛,称之为人类智力史上的巅峰。



因为普通人无法想象,爱因斯坦到底是如何以三维的视角描绘四维的宇宙。



但实际上,



爱因斯坦的成就,从来就不是某一天的灵光一闪。



相对论更不是凭空之中就能够得来。



他的成就,



更是人类在文艺复兴数百年之后大量伟人的智慧的升华!



从高斯的曲面几何开始,到黎曼空间,再到非欧几何的不断发展延伸,在数学上早早地拥有了数学概念上的四维空间,有了对空间扭曲,测算空间扭曲率等等的公式描述,才有后来的一切基础。



或许当年也没有人想到,这些看似完全无用的研究。



最终竟然成了人们真正认知现实世界的工具!



也是先有这些数学工具的存在,先有了先哲数学家们的描绘,有了物理学化学的各种重大发现,爱因斯坦才能够最终整理他的相对论。



但在写出相对论之后。



一段时间之内,连爱因斯坦本人都无法接受自己用公式描绘出来的那个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竟然完全打破了他本人对于世界的认知。



无法相信其与数学描绘之中的世界是如此的相似,宇宙空间和时间竟然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为此还给公式上增添上一些稳定空间的常数,希望于让宇宙空间稳定,并且为此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不断研究。



直至同一个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文化技术大爆发。



宇宙中星系红移现象的发现,宇宙微博背景辐射的发现......一系列的物理学,天文学上的现象接连被发现。



为此当年爱因斯坦还亲自拜访了埃德温·哈勃,研究了宇宙天文之中星系红移的现象,想要为自己的理论找到证明。



也正是这些一系列的发现。



从侧面上印证了爱因斯坦最初那个公式的正确性,让他明白添加的那一个常数完全是多余,才让这一个现代物理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理论诞生!



有关这些科学文明史的事迹。



不少是张清元前世在某些纪录片上得来。



那时候张清元曾经就有过那么一个问题。



如果在爱因斯坦之前没有高斯黎曼等伟大数学家的奠基,如果没有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发现的星系红移现象,如果没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那么爱因斯坦还会发现相对论吗?



或者用另一种话说。



如果爱因斯坦不通晓数学,看不懂高斯黎曼等人的数学公式,也理解不了繁杂深奥的非欧几何学,甚至也不懂得天文学,看不明白星系红移现象的意义。



那么爱因斯坦还能够写出相对论来吗?



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没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S~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