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更加繁荣起来。
秦琅交给李袭志的账上,还有了许多积余,而他走时,账上很空,但现在秦琅又是修山路,又是修驿站,又是加修灵渠堤坡,加设陡门、水洞等,甚至是改造桂林城等,事情没少做,钱没少花,可人家钱花的多,赚的更多,居然还有了许多节余。
仅是桂林城街坊改造,通过拆墙改商铺,出租出售商铺,就带来了大量的收益。
而今年夏收是个丰年,没有受到丝毫先前蛮乱等影响,百姓们的粮食都颗料入仓,甚至蛮子们丰收后,也已经主动向桂林献了不少粮,这不是税,是献。
另外,山蛮俚僚等也通过交易,把大量的粮食卖入了桂州常平仓中。
如今的桂州,真是面目一新。
钱帛充盈,粮食满仓,前后总共编了八千多汉蛮乡兵土团,州内新增商铺、作坊等许多,秦琅正式在桂州推行两税新法。
夏粮入仓,工商市税也是如流水般进账。
之前朝廷推行两税法,桂州一直拖拖拉拉的推行不下去,如今秦琅推行,却再无阻碍。
这一切,都利益于秦琅的威望,而这威望是用曹武征等桂州数百官吏军校,以及几千个蛮人首级换来的。
李袭志感觉自己在桂州二十年,白呆了。
自己跟秦琅一比,也就是一个表糊匠人,这里表表那里糊糊,勉强维持着而已。
可秦琅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三刀两斧的砍下去后,效果却是见竿立影的,他不得不承认,秦琅这个年轻人果然是有大本事的。
“这桂州呢,我现在就交还到李都督手里,以后就有劳李都督代陛下治理桂州了。”
“卫公,我现在感觉肩膀上担子很重啊,你用短短的时间,解决掉了桂州许多积沉已久的弊端,甚至推动了诸多新政的运行,效果很好,我不知道我接手后,能不能维持这些,让桂州这个新貌长久下去。”
秦琅对李袭志还是很佩服的,能够在岭南呆上二十年,还能有不错的政绩民声,又没有在乱世时走向割据自立的道路,很难得。
“李公,你是陛下信任的人,也是桂州百姓信任的人,你也是有能力的人,更是一个忠心的人,我相信桂州在你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好的。你只要记住一点,有整个大唐朝廷为你撑腰,做你的后盾,你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推行新政。如今不比从前了,从前,你是一人孤身奋斗,自然难免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而如今,有皇帝和整个朝廷为你后盾,你还担忧什么呢?就如我先前,也正是有整个朝廷做为后盾,我才敢放心大胆的改革,而桂州上下也正因此,对我十分配合,这才有了如今新貌啊。”
李袭志之前能在战乱时,一人维持住桂州的安定是十分不容易的,这越发说明他的本事很强,现在有整个朝廷支持,他只会做的更好,秦琅用不着过于担忧他。
“还请卫公多给些指点!”
“我不敢指点李公,但也说两点心得吧,要想发展,首行还是得稳定。这就要安定团结,汉蛮一家。山蛮俚蛮僚蛮,虽说有些野蛮落后不懂规矩,但大家也都想过安定日子,所以只要注意这一点,出政策定规矩的时候,能考虑到双方的诉求利益,其实就不会有什么大矛盾的,如今羁縻县也设了,入籍这些暂时不必强求,迁民下山之类的,更是凭他们自愿。只要桂州安定繁荣,汉蛮冲突不再,那么山民们肯定也愿意从山下迁到山下来的。”
“另外一点,就是继续劝农课桑之外,还要加强工商。我们桂州是有很优势的地理条件的,我们处于中原入岭南的第一站,是桥头堡,也是前站大本营,如今朝廷大政策是发展外贸,除丝绸之路外,这海上贸易也越来越受重视,所以我们只要把握好了这一条,利好用我们的地理优势,保护商路,发展工商,那么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能最先享受到红利。”
“有粮则稳,有钱则兴,只要治下百姓山民都能温饱富足,也就不会有什么动乱了,圣贤们也说,仓禀足而知礼仪,对吧?”
李袭志对这些话深感认同,做为地方官当然清楚知道稳是第一,只是以前想做到较难,而秦琅如今确实也指明了方向。
背靠朝廷,依靠入岭通道,稳农桑兴工商,团结山民,不要整天想着打打杀杀搞大新闻就好。
李袭誉是个耿直脾气,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