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八五章 积阴气聚成凶地 乘夜色逃出生天(下)
,洪水泛滥,几乎不适合人类生存。



大禹治水,导河治淤,主要疏通的的是自积石山至河南黄河中上游段。



之前我们提到山西的长治平原,在大洪水后留有湖泊,但那还不是当时山西最大的湖泽。周代有九薮,十薮之说,说的就是大洪水褪去后形成的几个大湖。



十薮细节,我们后文分说。这里我们先之谈晋地山西。山西当时最大的湖,上古叫做大昭,也称大陆,秦汉时期已经萎缩,故称昭余。湖的位置就在现在晋中平原,太原(晋阳)西南。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就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传说,所谓晋阳湖就是指的大昭湖。



大昭湖在南北朝的时候规模尚大,郦道元的《水经注》有考,称为邬泽。到了唐代该湖已经缩小为山泊,“(汾州)文湖,一名西河泊,在县东十里。多蒲鱼之利。”(《元和郡县志》)



而元明之际,曾经的大泽已经仅余几处小池塘,不能再称为湖泊了。



远古晋中尚且多泽,那河网密布,河流不定,九泽当道的齐鲁地区又岂是宜居之地?



太行山是高原与平原的分界,也是大洪水时期华夏民族活动区域的一个边界。直至殷商,齐鲁仍为东夷。



能够记录这一点的,也是地名。



太山,当然,现在所称太山是指东岳太山。



而上古太山指的是今太岳山主峰,霍(太)山。所谓晋地,吕梁(意为脊梁),太行(意为祖脉)夹汾河,太岳横亘在吕梁太行之间,就像h的那一根短横。



帝尧生地太原陶唐古国就在太岳脚下,于汾水之阳,平章百姓,是为尧都平阳。



山西,就是当时华夏文明的中心。



下一节我们整理尧舜禹简史的时候会引经据典,逐一分说。



接下来我们先把时间线拉回北魏。



鲜卑拓跋龙兴平城,也就是今日大同。



当时中原与蛮夷的分界是雁门关,平城在雁门北。



所以,虽然大同太原今日同属山西,在当时却已有华夷之别。



但是拓跋氏敬尧舜,尤其是对帝尧的祭祀,几乎不断。



对比《汉书》,《后汉书》与《魏书》,虽然“汉承尧运”,但真正的帝尧后人刘氏却没有祭奠尧的传统。反观北魏一朝,不但祭奠频繁而且记录详尽,北魏尊尧是认真的。



所以世人对于尧舜的认知,主要有先秦北魏与唐注史记两大版本。



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尧,舜,禹的历史一直非常清晰,在北魏之前,关于尧舜的记载,高度统一,毫无悬念。
(3/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