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领导不禁喃喃自语,只不过越说越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不止是这位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领导,就算是空军航空兵部队的首长和领导听了庄建业刚才的介绍也都是一个个瞪大了眼睛,觉得非常震惊。
众所周知,垂直起降战斗机因为独特的起降方式和气动布局内部的载油量和载弹量简直不忍直视。
就拿众所周知的英国“海鹞”战斗机来说吧,内部的载油量只有2吨多一点儿,最大的载弹量也不过2吨左右,这还是采用短距起飞时的数据,要是使用垂直起降的话,载弹量还得减少一半儿,只剩下1吨的有效载荷。
作战半径更是不忍直视,超低空突防的话连300公里都不到,即便是执行战场遮断的高—中—高作战剖面的话,也就勉强能达到800公里的作战半径。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海鹞”战斗机根本不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即便后期美国在“海鹞”的基础上魔改出海军陆战队专用的av—8b垂直起降攻击机,算是将数据提升了不少,但腿短,载弹量小,任务弹性差,速度慢的特点依旧没有质的变化。
也正因为如此,美军一直寻求av—8b的替代机型。
不过相较于英国的“海鹞”以及后续美国人魔改的av—8b,苏联时代列装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就更加不堪了,不但航程短,载弹量小,安全性还很差,基本上与飞行的棺材等同。
基本上除了能在航母甲板上垂直起降外找不到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
即便是其后续机型雅克—141,除了在速度上能够实现超音速飞行,以及独创的三轴承旋转矢量喷口外,其他方面的改进同样不大。
然而这些几乎在业内成为垂直起降战斗机铁律的固有缺陷,在中国腾飞的垂直起降验证机这里似乎被完全打破。
58吨的空重,62吨的内载油,6吨的有效武器载荷,三个关键数据几乎是1:1:1的关系,先不说内载油是“海鹞”的三倍,也不说有效的武器载荷是魔改后的av—8b的两倍,单说这1:1:1数据,就将中国腾飞在航空领域的深厚功底显露无疑。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场的有不少首长和领导在航空兵部队打熬了半辈子,说是飞行器的行家也不足为过,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看问题的角度与普通人完全不一样,内载油和武器的有效载荷几乎与飞机的空重等同,说明什么?
一般人或许觉得就是数据美观点儿,让人心情愉悦而已。
可在这些部队首长和领导眼里,却意味着中国腾飞的垂直起降验证机拥有着超一流的气动布局,令人惊叹的结构总量控制以及十分澎湃的动力输出。
三者少一个,都做到三个关键数据几乎是1:1:1的程度。
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腾飞在设计垂直起降验证机的时候就定下两个关键性的指标,一是平均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其次便是至少5吨的有效武器载荷。
要知道这个指标别说是垂直起降战斗机了,就是固定翼舰载机这个数据都不低,因为在无弹射器辅助的情况下,光靠滑跃式起飞的话,舰载机根本无法做到满油满弹,平均120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至少5吨的载弹量已经和俄罗斯的重型舰载机苏—33的航母日常状态处在同一水平。
那要知道苏—33可是在苏—2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舰载作战飞机,是除了美军f—14外,世界范围内唯一的重型舰载战斗机。
若是中国腾飞搞一个苏—33的仿制版也就罢了,结果却要弄个垂直起降战斗机,而且基本指标要比肩苏—33,所以中国腾飞相关研究通过学术刊物在业内一经公布便遭到业内的广泛质疑。
有人认为中国腾飞太好高骛远。
有人觉得中国腾飞有些飘了,以为自己艺高人胆大,结果必然被现实撞的头破血流。
有人则阴谋论揣测中国腾飞这是借机炒作,玩儿噱头,以便在其他领域赚差价。
也有人笃信中国腾飞就是在骗人。
……
总而言之没人相信中国腾飞能把这事儿办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