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度高,部署迅速;缺点则是弹体的结构总量偏大,只能依靠固定发射阵地发射,抗打击能力较弱,由此产生的阵地建设费,后期维护费较高。
对此,航天某院并不觉得这些缺点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前苏联的a—135“橡皮手套”反导拦截系统就是采用固定发射阵地发射模式;美国的nd拦截弹同样也是固定发射阵地。
既然美俄这样的军事强国都是这条路子,国内摸着他们石头过河,使用固定发射阵地自然是无可厚非。
相比之下,中国腾飞的技术路线有些激进,采用的是国际上刚刚诞生的小型动能碰撞杀伤战斗部,配合着采用新型高能燃料和高冲比发动机的中小型单体结构,构建一套灵活多变的反卫星\\反导打击体系。
缺点是技术成熟度低,前期投入费用高,研发周期长;但相应的优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导弹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因为这种车载式反卫星\\反导导弹就如同部队装备的s—300系列防空导弹一样,完全可以进行全域机动,灵活部署。
如此一来不但增加了导弹的生存能力,而且还可以在广大的国土范围内做到对敌的出其不意,更重要的是,该反卫星\\反导系统无需构筑专门的固定发射阵地。
除此之外,未来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同样可以配置该反卫星\\反导系统,通过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和高性能舰载相控阵雷达,令海军拥有与路上防空兵部队一样的反卫星\\反导作战能力,从而将反卫星\\反导边疆从陆地拓展到大洋。
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腾飞的想法是好的,但正如刘小林所说,没有家伙事儿,一切都是幻想,有啥用?
庄建业见状不禁微微一笑,将自己手里的酒放下,然后双手撑着膝盖,身子前倾,贴着刘小林的耳朵神秘兮兮的说了一句令刘小林瞠目结舌的话:“实际上,你们这次准备接受的lyj—15就是一款反导雏形,要知道这个弹可不止打500公里,还有45公里的射高,安装反辐射双模弹头他能打预警机,若是换上我们正在测验的动能碰撞杀伤战斗部,你说他能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