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难怪默林茨会如此。
这么多年他靠着承销腾飞集团出产的高端航材和卫星零部件的确是赚的盆满钵满,但在一些巨头的眼中始终是不入流的小玩意。
然而等默林茨还是承担航天发射业务后,他就等于动了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蛋糕。
而这个利益集团不是别的,正是以洛克希德、波音、诺斯罗普等巨头组成的航天发射联盟的蛋糕。
要知道在商业发射市场上,这个航天发射联盟从70年代开始就出在绝对的垄断地位,唯一可以与其竞争的只有欧洲的阿丽亚娜宇航公司,问题是欧洲人在很多方面要指望美国,不然他们的阿丽亚娜运载火箭想要升空都是问题。
只要美国这边稍微在参数上撇撇嘴,欧洲的火箭发射台就得炸大炮仗。
如此情况下,欧洲根本没法跟美国人竞争,只能捡着美国人不要的汤汤水水勉强维持。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横冲直闯的冲进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作为苏联的直接继承者,俄罗斯的航天发射技术毋庸置疑。
按理说能在美国的垄断下撕下一大块肉。
然而俄罗斯其他方面都是顶尖的,唯独搞经济不行,恰恰经济优势其他一切的基础,如此一来失去经济支撑的航天业务就跟沙雕一样,垮的是一塌糊涂。
于是各种故障,各种炸烟花,各种失误可谓层出不穷,导致俄罗斯刚进入航天发射市场没几年,口碑便彻底崩塌,以至于一般人不敢上门,没办法,任谁也不想花数亿美元弄出来的卫星是个赏心悦目的大烟花不是。
欧洲是傀儡,俄罗斯把自己给玩儿馋了,剩下的只有中国的商业航天了。
说实话,刚开始美国的航天发射联盟真没把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射领域放在眼里,觉得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憋着一口气弄出来的运载火箭能打上去就算烧高香了,就算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又如何?炸几次,就能让全世界明白,哪家好,哪家是扑街了。
八十年代末,刚刚踏入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中国航天的确出现不少失误与不适,但中国航天本着当年两弹一星打下的基础以及多年来航天领域朴实肯干的踏实作风很快就克服了这些困难,很快就在国家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站住了脚跟。
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商业发射性价比太高了,同样是近地轨道一箭双星,美国的报价是55亿美元,且不包在轨调试。
中国只要16亿美元,并根据客户需求,基于为其三天的在轨调试服务,然后交付。
价格是美国的五分之一,服务态度还比美国人好得多,最关键的是成功率还不低,最起码也在90以上,尽管比美国略微差一些,却比俄罗斯那种关键零件哪儿去了都不知道的超级不靠谱要要强的多得多。
于是吸引了一大批有心发射卫星,但手头略紧的国家、地区以及组织,也正因为如此,从1993年开始中国航天发射开始呈爆发式增长。
偏偏在这个时候,腾飞集团一个搞航空的制造商宣布进军国际商业航天发射领域,并很快取得运载火箭生产许可以及首次商业发射订单。
美国的航天发射联盟这一看,好家伙,中国这是要打造更加高效的商业航天发射产业集群呀,这要是被他们搞出来,以如今中国航天的成功率,低廉的发射成本以及高效的空间运作技术,美国航天发射联盟的垄断地位可就要gg了。
这还得了?
算了,航天发射这么高端的东西你们中国还是别玩儿了,安心的回去做做衬衫,造造拖鞋多好?不伤神,不劳力的,航天发射这么费脑细胞的事儿就交给我们任劳任怨的美国人吧!
于是便出面以协调国际航天发射业务为由,希望限定住中国航天的发射份额,同时抛出橄榄枝有意收购腾飞集团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
这事儿无论是航天部门的领导还是庄建业当然不能答应,直接就把美国航天发射联盟给怼了回去。
之后美国航天发射联盟也没说什么,看上去任中国这边随意发展,实际上却找到腾飞集团承办摩托罗拉铱星发射任务的中间人默林茨,让这位专业的国际掮客想办法。
默林茨在高端航材地下市场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在某些中小国家也算是座上宾,但在美国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