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线多少人?”卫校长屏着息问道。
“过线30人,80分以上4人,还不错。”姜林望着电脑屏幕,眼睛有些发光。
姑苏中学能够以竞赛闻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过线人数虽然不如镇海中学和学军中学,但是高分段还超过他们1人。
他的目光落在那四个名字之上。
董明诚:85分;
周深:82分;
孟夏:81分;
杨一帆:80分。
其他人都不重要,主要是针对这四人及父母做思想工作,尽量参加到光华的复试。
倒是90分以上至今还没出现,姜林有些好奇,会不会在衡水、长郡这些超级中学见到90分以上?
“有四个80分段的?”卫校长仔细一看,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脸上也不由得露出笑容。
虽然没有镇海中学、学军中学这两校过线人数多,但至少也是3开头,而且过80分的还比他们多一个,这样算起来好像也打平了。
初试完成后,卫校长在机房里说了几句勉励学生的话后也离开了。
倒是姜林把过线的学生留下来,对他们大致讲了下复试的事情。
“我们光华大学少年班的复试在高考后,具体时间届时会有短信通知。”
姜林环视着这三十名学生,语气诚恳地说道:“我知道各位同学都是学霸,目标也都是清华、北大、科大的少年班,但也不妨多个选择多条路嘛,希望到时候能够在美丽的鹭岛见到各位。”
让他们报考光华大学少年班感觉不太现实,说这些话就是希望对方能够把光华大学作为备选,比如清北和科大那里失败了,到时候还可以来光华大学嘛。
“十分感谢大家的配合,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姜林对着学生们说完,自己收拾下准备离开,毕竟今晚还要赶去金陵城。
学生们前后离开机房,倒是有两人没走留了下来。
……
防盗章节,1点钟替换后面的内容,十分抱歉。。
请稍微一小时。
……
北大元培通识课程体系
1、从开办以来并没建立起来。这也是开办之初并未设想、而至今没有实现、从而影响这一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但开办了十几年,这个目的并未达到。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北京大学元培通识教育的许多评论文章,褒贬不一。但一句话,这个实验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学院是通识教育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养模式并非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用的拼盘式通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好有待讨论,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很难开设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许就是楼上所说的“实验失败”吧。
所谓的拼盘式通识教育,是说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北大校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因此元培自己不开设通识教育课,但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不同院系的专业课,达到通识教育的结果。在大二时会分专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北大内任意专业作为主修方向(当然还保留转方向和修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元培的特色专业:例如ppe(政治、经济与哲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整合科学等,顾名思义,这些专业就是将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拼盘起来,作为你的必修课。
本世纪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元培学院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通识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这场人才试验中遭遇的意外、挫败、尴尬甚至争议,都充分折射通识之难和通识之痛。
北大元培是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在通识教育在各个高校铺开,但目前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至少迈出了一步。
3、根据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理论上可以选全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课程学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