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哥,俺们最近几天都在跑这事差不多都问清楚了,俺负责梅街,卫东负责是路口,卫朝是负责俺们里山公社。”韩卫国说道。“具体东西,俺们都记下来了。”
说话掏出一黑色笔记本,这是李栋给几人的,一人一本用来记着这次调查的一些结果,只是这几个家伙没上过几天学,虽然李栋强调学习知识,甚至去年开始就给几人开过小灶。
可几人写的东西,李栋看着还是有些困难,拼音加各种通假字就不说了,还有类似简笔画东西。
“还是说说吧。”这家伙,谁能看懂,李栋头皮看的都发麻了,还没弄明白啥意思。
“你们啊,这样吧,有时间我让素素晚上给你们上上课。”
“啊,栋哥,俺都有儿子,还要上课啊。”韩卫国一哆嗦,一想着儿子喊着爸爸上课,那家伙场面不敢想象,太丢人了。
“不上课可不行,以后好些事情不识字可办不成。”
李栋直接敲定了。“这样吧,明天开始晚上有时间七点过来,先一天上一个小时,星期天看情况增加一小时,别的不说,总要把字给人全了,写全了。”
“栋哥,俺们都老大不小了。”
“那更要学了,卫国你说说,你家娃子这以后上不上学。”
李栋摆摆手,问着韩卫国。“上,俺家大娃肯定要上学,学文化,最好能和栋哥你一样考上大学,去城里。”
“你看,孩子上学你说说到时候有啥问题,回来问你啥都不懂,你说说,这可咋整,要是娃子在学校没学好糊弄你,你也搞不清楚。”
“是这个道理,那学俺上。”
韩卫国一听可不是嘛,自己啥都不懂还指望娃子学好,得学。
韩卫朝和韩卫东两个齐齐点头,虽说跟着素素学写字有些抹不开面子,可为了自己娃子能当个文化人,学了。
“学习的事,回头我跟素素说,卫国你先说说,梅街那边什么情况?”李栋起身给三人倒了茶,坐下来。
“俺按着栋哥,你说的问了上百个人。”
“主要是是栋哥你说劳动力。”
半大孩子到六七十岁老人,这些李栋认为可以从事一次性筷子加工的劳动力。
“有一多半的人对于搞副业没有啥想法,还有一小部分人一听副业,转头就跑,按着栋哥你说,这些人有心理阴影。”韩卫国说着翻开本子。“只有不到三成的人对副业有些想法,多数是打算在自己家自留地上多种些蔬菜,还有一些打算有时间进山挖笋子,扎陷阱捉野兔,野鸡卖钱。”
“哦。”
李栋微微皱眉,这比自己想象的要差很多。
“路口呢?”
李栋还以为路口公社会好一些,谁知道和梅街差不多了,除却梅小芳搞的竹编厂周边几个生产大队好一些,其他离着远一些基本和梅街差不多,大家对于搞副业还心存顾虑,或者说很多就没有这方面想法。
大家还是紧着工分,最多有空闲的时候在自己家自留地上多种些蔬菜,多养一头猪啥的,这已经算是有远见的了,还有一些一心挣工分,没啥其他想法,只为了吃饱肚子。
梅街和路口公社,甚至里山公社这边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社员吃不饱肚子,山区本来地就不多,人均耕地更少了,倒挂现象普遍存在。
“比想象要更差。”
好在里山公社社员对于搞副业看法更加开明一下,这多少和李栋搞的竹编厂,竹笋厂有关系,尤其是上次中秋节福利,还有这一次的年终奖影响挺大的。
现在里山公社年轻男女一个个都想要进入竹编厂,或是竹笋厂,成为一名正式工。
“栋哥,这些调查有啥用?”
几人其实一直都挺疑惑的,李栋没当时没解释太多。“有大用,一时半会不好跟你们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