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延欣的心难以平静下来,虽然,她已经明确地知道王继忠的处境不像她先前想象的的那么糟糕,但是,思念却日夜缠住她。
王继忠还从来没有与她分别这么久,最久的也还是南征那次,还不到一个月。可现在,他们已经几个月没见面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他是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在家里连衣服都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吃东西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需要她盯着才会好好地吃饭,又嗜酒(这一点尤其让她担心),因此落下来胃痛的毛病。这在外面饥一顿饱一顿的,怎么得了?
但是,担心又怎样呢?谁也不肯向她透露一点消息,张俭只是时而对她说楚王在西北很好,打了很多胜仗,让她不要担心。
康延欣知道这是皇上让张俭透露给她的,目的是让她放心,不要去找他。
康延欣只得等待着,除了等待,别无他法。她曾委婉地向张俭提出,想去看看王继忠,给他送一点东西。
张俭惊愕得睁大眼睛,连连摇头,道:“王妃,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楚王,他很好,你没有必要去看他。”
康延欣没有坚持——坚持也是没用的,只是问:“张大人见到继忠没有?”
张俭愣了愣,张着大嘴,说:“我——没有——楚王在西北,那么远,我怎么见得了?”
康延欣说:“张大人,如果令妹在,是不是一定会去看他?”
张俭愣了一下,脸上露出苦涩的落寞的神情,说:“王妃不要想太多了,你若是不放心,就准备一些东西,我可以托人带去。”
康延欣于是准备了两大箱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用各种药物,交给张俭,托人带给了王继忠。这才稍微安心。
为了排解思念和忧愁,康延欣尝试了很多办法。一开始,她想把心思用在生意上,可是,做了几笔都亏了,折了不少钱,弄得她心烦意乱,再也不想干了。随后,她又跑到西山脚下的那片地里,想看看耶律狗儿种的庄稼。耶律狗儿真是种庄稼的一个好手,地里绿油油的,丰收在望。全家人都喜形于色,对康延欣称谢不迭。
康延欣却打不起精神,与他们交谈了几句,便告辞了,悻悻地回到家里。
可是,康延欣家也不敢会,怀玉在家里温习功课,容不得人打扰,因为,母亲常常唉声叹气,他便以为她是针对他,以责怪他又不用心了。为此,他向她发了脾气,说她再这样他就到干爸家里去。
怀玉马上就要大考了,正日夜攻读,生怕有什么闪失。上次他落了榜,悒悒不乐了好些时,康延欣和王继忠劝慰了好久,他才又鼓起劲,恢复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功课之中。现在正是关键之时,容不得半点差池。所以,康延欣在家里是小心翼翼的,既不能表现出忧愁的样子,也不能透露出王继忠的半点消息。
康延欣在家里,总是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碰到王怀玉或者王怀平问起王继忠的时候,她就按照张俭说的话回答他们。
王怀平紧张地说:“阿爸去西北打仗,要是败了怎么办?”
康延欣说:“放心,你阿爸不会打败仗的。”
王怀玉有些骄傲地说:“是啊,阿爸不会打败仗的,你什么时候见过阿爸打过败仗?”
王怀平看着康延欣说:“阿妈,哥说的对吗?”
康延欣笑着说:“对。”
王怀玉看了妹妹一眼,十分得意,然后对康延欣说:“阿妈,西北很苦的,你要给阿爸多准备一些东西。”
康延欣心头一热,鼻子一酸,差一点流下了眼泪,连忙起身到院子里去了。
康延欣的心就这么乱着,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好几次都跑到宫门口,说要求见皇后,都被守卫挡了回去。
康延欣一下子像失去了灵魂一样,整天地到处乱转,却又无所事事,生意她也丢下了,田地也不侍弄了,甚至家也不管了,都交给下人打理。夜里睡不着,白天坐下来就打瞌睡。奴婢请她上床睡觉,可是一到床上就怎么也睡不着,只觉得王继忠似乎还躺在身边。
几个月下来,康延欣瘦了一圈,精神疲惫不堪,比那次南征回来还要累。
奴婢们知道康延欣的忧虑,因为这么久没有看见楚王回来,下人之间便暗地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