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三五章 讨价还价
军费不足啊,士兵损失巨大啊,路途太远了,没有船只运输啊!



有困难自然是要解决困难的。最后商量好了,淮海军出动一个轻步兵师,大概6000人,弹药粮食物资由英法补给。



另外两国各以成本价卖给淮海军五艘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运输船,而且是从远东抽调的现船。董书恒明确了要船到位了之后才能出发。



这十艘船组成的船队运送淮海军到达科威特。然后淮海军转乘奥斯曼人提供的内河船只,沿着幼发拉底河溯流而上,接着转陆路前往克里米亚。



其后,他们又谈了战地医院的事情。淮海军将派遣200名医护人员前往克里米亚,其中还包括控制瘟疫的专家。



淮海军有一套完整是应对瘟疫爆发传播的手段,也有现成的药物。



但是董书恒表示这些药物非常的珍贵。要想将这些药物应用到克里米亚战场的话,必须要由英法出钱购买。



当然了,董书恒看在盟友的面子上全部是打了七折优惠。



对此,包令和布尔布隆都表示理解。他们知道中国的药在欧洲的价格非常的高。



双方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磋商,比如说军队的指挥问题,战场上武器损耗的补充等等。



另外两国还为董书恒提供了一笔500万两低息贷款作为军队的开拔银子。



没办法啊,董书恒已经哭穷了,发不出开拔的安家费,军队是别想出发的。



不过毕竟是基于同盟关系出兵,你要这些列强拿钱给你,他们还不如去找雇佣兵好了。



所以董书恒不得不接受了低息贷款。按照后世带来的经验,董书恒知道,欠钱的才是大爷。



如果不是两位公使没权限,董书恒还想借更多的钱。回头买点战略物资回来不好吗?



淮海军虽然有钱,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现在两江地区正在大规模的基建投入,光是修路就是一个无底洞。



江苏的水利工程告一段落了,但是还有一些支线的工程要开展。



另外,今年秋天淮海军准备开始对鄱阳湖的治理。当然这次的工程量比不上三纵一横工程那么大,董书恒手中也没有那么多的流民了。



这次治理鄱阳湖,董书恒准备从湖南挖点人过来,那里也是典型的地少人多。



只要淮海军抛出分田的待遇还是能招到人的。



董书恒有一段时间没有到上海了。



每次到上海都感觉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长三角的资本都在往这里汇集,很多内陆省份的富商现在也都在这里置办产业,狡兔三窟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尤其那些在满清统治下的地区,富商们就如同肥猪一般,养肥了就得任人宰杀。



大家都知道淮海军一直扶持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出台法规保障私人财产。



最重要的是淮海军是可以跟朝廷对抗的存在。淮海军跟清廷之间的那些事情,早就已经被有心人传的众人皆知。



说白了,现在的两江地区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另外还有大量的外国资本拥入了这里。这里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开放口岸。甚至还有租界这样特殊的存在。



当然现在的租界还不像历史上那样拥有那么大的自主权。



实际上自从董书恒控制这里之后,租界更像是一个保税区。



外国人可以在这里自由置业,自由活动,允许他们保有一定的守卫力量。另外各国的公使馆也都建在了这里。外国人运来的货物在租界内是免税的,但是出了租界就要缴税。



上海海关就建在租界的边上。



不过随着苏州河流域的开发,外国人可以在那里购买房产,这在无形中淡化了租界的作用。



而且现在的租界内,外国人是没有治外法权的,租界的管理也有上海军政府下属的租界管理委员会来执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