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而是现在淮海军只占了一隅之地,还要和其他的各个地方来往。
如果这边要求百姓都将辫子剪掉了,那么在淮海军的管辖区域没啥,但是要到了其他地方,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看着这满大街的大头巾,董书恒还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这不是阿三的特色吗?
实际上这也是董书恒孤陋寡闻了。后世,清末的时候这种头巾就是很多中国人的标配,尤其是洋务运动以后,各种工厂成立,在一些城市中随处可见戴着头巾的男性。
不仅仅是工人,很多军队也是这样的,甚至一些地方军队的名字都是这么由来的,比如后世清末活跃在浙江一代的“绿头军”,就是因为他们头上缠着的是绿色的头巾。
人们往往将头巾与辫子缠在一起,然后绑在头上。这样就不会轻易的掉下来。不然拖着辫子,无论是干活还是打仗都不方便。
董书恒坐在马车中,静静第观察着这一切。
并不是所有人都步行,道路上还有一些人坐着马车,这种加长的客运马车,上面只有一个遮阳棚,可以坐上十几个人,估计价钱应该不高,一些离家远一些的工人会乘坐这样的马车。
最让董书恒开眼的是,竟然还有人骑着自行车,这些造型类似后世二八大杠的自行车后面能够坐上两个人。驮着三个人的自行车在水泥路上快速前进,引来道路两边步行的人羡慕的目光。
这些人估计是条件比较好的工厂管事。一辆自行车现在在淮海军的地盘上可不便宜。
这种改进后的自行车,淮海军可是在海外注册了专利的,是淮海军为数不多的出口工业品。
董书恒的车队直接开到了书云和书梅的工厂。相比于董书恒上次过来,这个云梅刺绣厂又扩大了不少。
这双胞胎姐妹俩能够将生意越做越好,固然有董书恒在后面帮忙,也离不开二人的努力,当然也跟淮海军辖区内良好的商业形势分不开。
“哥哥,你来啦!”书梅远远地就跑过来,兴奋地喊道。
“是啊,这么久没见,是不是想哥哥了?”
“是啊,我是想着哥哥下次出去能不能带上我一起。”
“你不知道我天天跟姐姐在一起有多闷得慌。”书梅贴在董书恒的耳边小声地说道。临了还看了书云一眼。
董书恒无奈一笑,明明俩妹妹是双胞胎,怎么看起来就像是差了好几岁似的。
“行啦,哥哥下次出去带上你一起,好吧?”耐不住这丫头的纠缠,董书恒只好嘴上先答应下来。
其实,董书恒对两个妹妹还是非常宠爱的,他在大清本就没有多少的亲人,唯一的一个哥哥还跑打南美洲去另立门户了。
所以董书恒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珍惜。为了保护这两个妹妹,不仅仅她俩的工厂有卫兵站岗,就连极为稀少的内卫董书恒都给她俩各分配了两个。
“书云,最近工厂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处?”
董书恒知道要问正事就得问自己这个大妹妹,书梅那个丫头纯粹就是跟在姐姐身边混日子的。
“工厂还好,我们的女工数量增加了一倍。另外我么跟一些丝绸厂家打成了合作协议,为他们出口的丝绸制品提供刺绣服务。这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的业务量。”
书云平时候的时候不爱讲话,只有在跟她谈工厂的事情的时候,她才会这样滔滔不绝。
“不过哥哥,我们想找机械厂那边合作,看他们能不能够发明一种刺绣机器,完成一些简单的绣品,这样就能够提高我们的产量了。我感觉我们要不这么做,到时候别人发明出来了,我们在价格上就竞争不过别人了。”
董书恒没想到自己的妹妹能够想到这么长远。这也难怪,书云一直关注这一块,她知道机器纺织的成本要比人工纺织的成本低。
那么就很容易推论出来,机器刺绣比人工的要更有竞争力,只是出于刺绣本身的复杂性才没有人尝试而已。
等到大家都发现了这一行的利润,就难免会有人往那方面去想了。
“这个你自己去找他们谈就行了,只要有需求,我想工厂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