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也非常正常,只要还在公司体制内生活就不会太大的排斥。
而且去偏远一些的地方,在待遇方面会有补偿。就跟去了南洋的老杨一样,直接从一名科长成为了场长。
这就是董书恒当初设计农场时的妙处。他也可以把土地分给手下收拢的人,建立起一个类似于府兵制一样的制度,让得到土地的人帮自己打仗。
但是这样的话,这些人就被土地束缚住了。那样子董书恒还是只能在国内玩,很难走得出去。
现在有了农场就不一样了。农场是死的,土地等生产资料都是淮海军的。但是农场的职工是活的,他们只是为淮海军工作,领取工资,遵从淮海军的安排。
这些职工抽调一部分出去,回头很快就能够从流民中补充进来。
在有心人的宣传下,淮海军农场能吃饱饭的名声远扬。江北成了内陆地区流民迁移的首选目的地。
……
船队在旧金山装上了以西海岸公司名义购买的机器设备开始返程。
以后西海岸公司的农场还有矿山建设好之后,这些回程的船只会带上粮食还有冶炼好的金属返程。
船队会再次在夏威夷停靠,为可爱岛送去一些建筑材料、机器设备。然后到火奴鲁鲁进口一批蔗糖。在火奴鲁鲁的淮海公司商务代办处已经完成了采购工作。船队只要过去装船就好了。
这样淮海公司的太平洋航线正式确立下来。公司的船队带上农场职工、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经日本、夏威夷岛再到旧金山。然后从旧金山带回粮食、钢材、机器设备,走夏威夷带回蔗糖,最后返回中国。
通过这条贸易路线,淮海军将中国的移民不断地输送到北美西海岸,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那里的人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