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战后安排
常开心。跟在刘大海这个长辈后面,自己总感到不自在。



“最近一段时间,你们可以向黑龙江上游探索,这里基本上都是自治状态,无需担心清廷的黑龙江将军。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从上游的村落雇佣一些民夫过来。记住一定要和当地人交好,总统说了,这些世代居住黑龙江流域的百姓也是华夏子民。”



“恩,知道了。”



“我已经派遣快船向总统报告了这里的情况,相信总统会有安排的。舰队主力这几天就会返航。希望你们留下来的人要继续努力。我想这里以后可能会对淮海军非常的重要。”



刘大海组织的这次会议包括了舰队的所有中上层军官。确定了留守人员,以及舰队的最新安排。有一部分军舰上的人员被临时提拔上来负责统领缴获的军舰。



还好,南洋水师作为一支以锻炼海军为目的成立的舰队,一开始就是超员配置,舰上的军官都是双岗。



因此即使调离了很多人,也能够保证舰队的人员编制和战斗力。



此时,在庙街往北的道路上,一个俄罗斯商人正在狼狈不堪地赶路。



他是从庙街逃出来的唯一幸存者。他一路往北跋涉,那里有沙俄的一个据点。只要赶到那里就能够把庙街被占领的消息传递出去。



……



雅库茨克城建立于1632年,又称为“冰城”,是沙俄在东西伯利亚的重要据点。



此时在雅库茨克的城堡内,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正在壁炉前书写一份报告。



报告的大致内容是:介于清政府正在镇压国内叛乱,我方可以组织士兵、移民乘坐武装运输船,从石勒喀河入阿穆尔河,打通航道,并尝试向阿穆尔河流域渗透,直至到达尼古拉耶夫斯克城。



他此时还不知道庙街发生的事情。



穆拉维约夫反复地看了几遍自己写给沙皇的报告,觉得非常满意。



他感觉沙皇陛下一定会被自己的计划打动。相比于东西伯利亚的苦寒,清国的黑龙江流域显然更加适合俄国人生活。



……



董书恒在高邮兜了一圈,确定好了随同阿达尔伯特亲王前往欧洲的人员名单。



并且在第三天,亲自到上海为他们送行。



这次淮海军派遣了两艘风帆轮船跟随亲王的船队一起出发。这将是中国人自己的船只首次踏上欧洲。



船上有徐寿带领造船厂技术工人,他们将与普鲁士人一起完成四艘装甲舰的制造。徐寿除了协助完成船舶的设计工作以外,还会作为访问学者,在欧洲走访。



当然作为铁甲舰设计以及蒸汽轮机技术的交换,普鲁士将会向淮海军授权一批冶炼、机床、铁路铺设以及铁路机车建造的技术。



另外,船上还有淮海书院的50名教师,他们都是书院各个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将在欧洲一些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



还有200多名留学生,作为第二批赴欧洲留学人员,其中有100多人是军队中选拔的留学生,他们将到欧洲军校学习,其中以海军军官居多。



看着船队远行,董书恒的眼中充满了期许。



“书恒,有机会我也想去国外走走。不是觉得他们那儿好,就是觉得人这一辈子应该多出去看看。”一旁的魏玉珍说道。



这次魏玉珍也跟着他一起到上海,可谓携美同游。



魏玉珍一直跟着老魏呆在扬州,都没怎么出过远门,这次能够跟董书恒一起出来,让她非常开心。



当然,她这次出来也是公差,她准备在上海创办一家商务印书馆,与淮海书局不同,这家印书馆更偏向商务化。



“玉珍,你等着,有生之年,我一定带你环游世界,不仅如此,你还会成为各国王宫的座上宾。”



“那时候我们华夏人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行走,而且不必担心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不是现在这样,被人家当做劳工卖到世界各地。”董书恒看着身边的魏玉珍说道,眼神深邃。



“我想我们很快就会到那一天的。到时候我一定要去巴黎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