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九五章 炸场沈
而他的劳务费是5万美元一节课,别说年薪30万美元了,就是年薪300万美元也不在话下.



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而且纽约大学,费城大学都曾经邀过他,还有其他一些大学也邀请过他。



因为距离的原因,沈光林在扶桑进行的学术交流更多一些,花旗国不少大学都想邀请他而不能呢。



他是这么厉害吗?



是的,他就是这么厉害。



接下来就是对沈光林的一顿花式追捧。



......



李莉看到了媒体的报道,觉得余有荣焉。



沈光林开讲座的时候,竟然真的是人山人海,教室都不够有用了。



不光是学生,还来了不少媒体。



媒体自然会问道,“听说沈教授开一堂讲座,付出的劳务费是5万美元这么多。



5万美元的讲座,在花旗国也是少见的呀。



这种情况下,沈光林也不好继续划水了呀,他讲了量子纠缠的前世新生。



其实,量子纠缠也时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火热程度类似薛定谔的猫。



关于量子纠缠的原理,沈光林也举了一个例子,他有一双球鞋,分别装在两个鞋盒里,距离可以无限远。



这时候没有人知道其中一个鞋盒里装的是左脚还是右脚,当打开其中一个盒子的时候,另一个盒子的性质也被确定了。



其实,量子纠缠理论是爱因斯坦一生都不能接受的理论,他有一句话,叫做“上帝不能掷色子”。



但是,上帝偏偏就是这么神奇,他非要掷色子不行。。



而且,沈光林还举了一个很火的例子。



当年,光究竟是波还是粒子引起了国际争议,因此诱发了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的最初,设备向前方发生电子,前方挡板上有两条缝隙,当电子在穿过缝隙之后就会在后面的背板上现实两条干涉条纹。



这是波派的胜利。



粒子派表示不服。



他们使用点光源一个一个的向双缝发射电子,初始的时候电子出现的位置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到电子到达一定密度之后就出现了光的干涉波纹。



因此,这就是我们书上学的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但是,如果只讲到这里,那也太无聊了吧。



在这堂讲座上,沈光林提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假设。



“如果我们修改一下实验条件,在两条缝隙的位置安装监测设备,看一看电子到底是如何穿过缝隙的,这样就能够确定电子到底是不是波。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我们安装了监测设备之后,观察到的电子的确是只穿过了一条缝隙,但问题在于背板上的干涉条纹也消失了。”



......



“也就说观察,干涉条纹就会消失,不观察,就会形成干涉条纹。这就是量子纠缠的具体体现。”



现场炸锅了。



这还是物理吗,还有什么比这更神奇的吗



7017k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