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一四章 入学
了一大笔捐助资金。



这样的好同志,哪里去找。



不过,津药三厂的人一点都不觉得沈老师有多好。



听到张鹏提出的合作条件之后,津城制药三厂的人竟然真的没有再找来了,看样子他们的底线不包括有别人能够入股。



他们就是想着来白嫖的。



人家也说了,我宁可工厂闲着,也不受你们勒索。



早有这样的志气该多好,天天扰人清净。



沈光林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每天上课,备课,投入精力建设实验室。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吴晓云还是回来了。



她已经习惯了沈光林的实验室里各种紧缺物资应有尽有,再回到学校就又是千篇一律的那一套老器材,没劲的很。



她也想拥有自己的实验室,但是很难,有多少资历比她深厚的老教授都还在干巴巴的等着呢。



为什么80年代我国知名的物理学家还是有一些,但是知名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出来的很少?



最关键问题就是没钱。



不说别的,做实验总得追求精度吧,一个生物和化学都用得到的微量移液器得多少钱?



不多说,至少要一百多接近两百美元吧,随便换一个枪头都要好几块,谁舍得用?



研究物理就不一样了,它是可以猜测可以计算的啊。



只要有想法,就有可能出成果。



吴晓云这次过来也算是交了投名状了,她真的从五道口技校离职了,跟窦伟一样,全职过来做研究员。



当然,从程序上确实是调动,不是辞职,因为是两个平级单位,而且都是有编制的。



沈光林实验室的编制压根用不完,不用就浪费了。



以沈光林的贡献,学校别的不能提供,但是编制还是可以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沈老师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给学校带来了多少好处?



无论名或者利都有不少,即使偶尔提一点小小的要求,学校也一定会满足的。



但是沈光林很知趣,他什么要求都没有提,他也不是觉得自己已经完美无瑕无欲无求了,而是真的不觉得自己缺少什么,除了科研能力的不足。



科研能力的不足最主要还是数学能力不足,也是时候加强数学方面的学习了。



随着81届新生开学,他假装自己就是1981届新开学中大学生的一员,准备天天跟着数学系去上课了。



说起来,沈光林的数学也并不算差,但是跟顶尖的物理学家相比,也真的算不得好。



既然他想走科研路线,学好数学还是真的很有必要的。



只要想认真学习,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钱伟常先生,他在1931年的高考中,物理只考了5分,就是化学和数学也一共只考了20分,但是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历史系学习。



也就是在同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钱先生决定从学救国,弃文从理,开始转学物理,结果成为了我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不逼迫自己一把,没人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哪一步。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轰地一声学校不见了!”



沈光林唱着儿歌去上学,学校并没有不见了,并且很快就到了。



挥手跟骑车离去的李蓉道别,沈光林走进了数学系的教室。



沈光林的手下也不是没有数学好手,秃头小张就是一例,吴晓云老师的数学也还不错,但是他作为科技领头人,拉不下这个脸,反倒不如去一个他不熟悉的学院去听听讲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