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5章 扫地僧
看着社长远去的背影,沈丹青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她是社长凭私人关系请来的表演指导,海棠剧社这边从上到下都对她相当尊敬,但没有决定性的话语权。



沈丹青原本的打算是利用这段时间,把许臻塞进剧团里来沉淀沉淀的。



一方面让他熟悉一下舞台剧的演出氛围,另一方面也让他近距离的感受一下那种千锤百炼的表演带来的独特质感。



在《我是演技派》的舞台上,沈丹青亲眼见识到了许臻排练的效率。



这孩子入戏很快,背台词更快。



剧本到了他的手里,基本上几分钟之后就能达到登台演出的标准。



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高效消化剧本的能力固然是天赋异禀、令人惊艳,但倘若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给他养出一种惰性来。



——不求甚解的惰性。



沈丹青猜测,许臻拍电视剧的时候恐怕效率也不会低,绝不是那种一个镜头NG多次的演戏困难户。



这种演员对于导演来说当然是福将,省时间、省精力、省资金。



但是,一个演员如果想要持续拔高自己,不断往上走,就不能一直拍“快戏”,而是应该沉下心来,时不时地拍一出“慢戏”。



这就像是阅读有精读、有泛读,表演也同样应该有精演、有泛演。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同样一出戏,在舞台上磨练个几十遍、上百遍,精益求精,不断调整不妥的地方,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引起演技的升华。



这种升华是教不了的,必须要靠自己来顿悟。



这也就是现阶段许臻最欠缺的东西,也是带领他持续走向进步的正途。



不过可惜,海棠剧社的社长前几年连续遭遇了几次糟心事,这两年已经不太欢迎这种玩票性质的影视剧演员了。



沈丹青对此倒也能理解。



但是,海棠剧社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给年轻人提供历练的舞台,这里除了少数工作人员,哪个不是来“玩票”的?



非要说的话,许臻还是中戏的在校生呢,在海棠剧社算是最“根红苗正”的玩票人。



沈丹青也不打算跟社长继续废话了,等一会儿外宾走了,她打算直接带着许臻去跟社长当面聊聊。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来刷资历的,还是来认真学东西的,亲眼看看就明白了。



……



不一会儿,沈丹青离开社长的屋子,回到了他跟许臻约定好会面的办公室。



许臻见她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小许来这么早啊,今天下午没什么事?”



沈丹青走到许臻跟前,冲他笑道:“哎,计划赶不上变化,我本来想让你跟着这边的新剧一起排练的,结果原定明天过来的外宾今天下午就到了,社长现在有点忙,咱们这会儿就先别给人家添乱了。”



“等稍晚一会儿,外宾走了之后再说吧。”



说着,她转头看了一圈,将目光锁定在方才接待许臻的那个中年人身上,对许臻道:“来,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演员组的副组长,胡志勇,也是咱们中戏出去的,你叫胡师兄。”



许臻恭敬地朝胡志勇微笑问好。



沈丹青对胡志勇道:“志勇,劳驾你给小许安排点事儿干,别让他闲着。”



“我一会儿还要去舞台那边看演员们排练,得稍晚一些才能过来,小许就先交给你了啊。”



说罢,她又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将许臻又留在了这边,自己先去舞台那边了。



……



待沈丹青走后,胡志勇领着许臻出了办公室,带他去简单熟悉了一下剧团的环境。



胡志勇说是演员组的副组长,实际上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接待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