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9章 谁笑场谁是小狗
“最后一分钟,演员调整一下情绪,我们准备开始。”



场边,江东组的副导演楚枭雄站在摄影机前,朗声叫道。



摄影棚里,唐溢饰演的孙策和许臻饰演的周瑜相对而坐,中间的案几上放着一些酒水肉食。



刚刚,导演已经带着两人过了一遍这场戏的台词,确认了双方的表演都没有问题。



许臻此时的状态相当放松,身体重心一点点调整,寻找着最为舒适的坐姿;



而唐溢则明显要紧张得多,他端端正正地坐在草席上,低着头,口中默念着自己的台词,整个人身体紧绷。



因为,他不仅要克服来自许臻的压力,来自周围人的压力,同时还要克服来自自己的压力。



唐溢一直是以一个“正经”演员自居的。



但是,由于他这两年接连演了两部大火的情景喜剧,以至于其他人都觉得他是谐星。



这场戏并不是唐溢在《三国》剧组的第一场戏,当初孙坚去世时,他就已经出场过了一次了。



当时他哭得撕心裂肺,哽咽不能成言,而周围那些孙坚的将士见他哭成了这幅德行,却一个个按捺不住地捶地大笑。



调动情绪本就不是什么十分容易的事,就因为这些夯货拖后腿,这段戏唐溢足足哭了三遍才总算达到导演的要求。



到最后,已是哭得眼睛都肿了。



唐溢非常想不通,这有什么可笑的?



父亲去世了,年仅17岁的孙策承受不住打击崩溃大哭,好笑吗??



然而最让人感到委屈的是,明明是那些人笑场才导致的ng,导演不说他们,反倒叮嘱唐溢,让他把这段戏处理得“艺术”一些,别鼻涕眼泪抹得满脸都是。



唐溢:?



怎么别人哭得涕泗横流就是情绪饱满、敢于为角色牺牲,到我这儿就成了“不艺术”了?



天理何在??



眼瞅着这场戏即将开拍,唐溢看了看案几对面的许臻,小声问道:“公瑾啊,你笑点怎么样,是高是低?”



许臻微微一怔。



这场戏涉及到笑点的问题吗?



他想了想,道:“我掌握情绪的能力应该还可以。”



“好,这你说的啊,”唐溢一脸认真地道,“一会儿拍戏的时候严肃一点啊,不许笑场!”



许臻嘴巴微张。



我为什么要笑场?这段戏有值得笑的地方吗?



还是说唐溢一会儿打算临时改戏,做出一些人类迷惑性为来,所以提前给我打个预防针??



两人思路压根不在一个频道上,驴唇不对马嘴地聊了两句,时间便到了。



场记板“啪”地一声打响,这段戏的拍摄正式开始。



镜头前,二人已迅速调整了状态,充分发挥出前一阵子礼仪课上学到的知识,举手投足尽显“古人”风采。



许臻饰演的周瑜率先开口道:“瑜此去丹阳省亲,不想路遇伯符兄,何其幸哉,当浮一大白。”



说罢,他轻敛衣袖,为二人的酒樽中斟酒,微微笑道:“舒城一别,已有数年未见。”



“伯符兄在袁术帐下能征善战,屡立奇功,愚弟早有耳闻。”



“不知此次出征,又是受何使命?”



他这话一出,唐溢饰演的孙策面色立即一沉,摇头道:“此次出征,非受袁术之命。”



“乃是我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前往曲阿征讨刘繇,以解母困,报父仇。”



周瑜闻言,微微一顿,脸上的笑容却未曾消减,道:“袁术待人一向苛刻,他肯借兵马与兄长,看来是对兄长十分器重了。”



说话间,他手上斟酒的动作不停,而眼角的余光却不动声色地瞥向了孙策的脸色。



周瑜说这番话时,笑容微妙,话里有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